以下是含有外籍院士的搜寻结果,共16笔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研院院士杨振寧因病逝世,享耆寿103岁。中研院于今(18)日表示,杨院士与台湾学术界交流频繁,于1986年首次以院士身分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他毕生致力科学研究与教育工作,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与治学精神,将永远受世人缅怀,足为后人典范。
据澎湃新闻报导,8月1日至7日,受中共党中央、大陆国务院邀请,60位来自高科技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和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等齐聚渤海之滨,参加北戴河休假活动。本次休假活动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旨在勉励专家们感怀山河壮美、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报国、埋头苦干,奋力攀登新高峰、续写时代新篇章。
据中国教育在线报导,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共计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当选。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到现在为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共有2662名院士,556名外籍院士。
美国总统川普授权美国科技富豪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以来,美国联邦科研机构经歷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衝击。前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近日接受陆媒採访时直言,川普和马斯克很多做法是反科学的;更批评马斯克讲话完全不像科学家,发表非常不负责的言论,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未来可能会给世界带来灾难。
为增进学术交流,提升教学及研究各项计画合作发展,龙华科技大学与日本东北大学陈・今野研究室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期能强化国际学术研究交流与产学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发展创新,并分享产业技术与实务资讯,以培育产业相关技术人才。
1月3日,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4年会在上海復旦大学开幕。据观察者网引述香港《南华早报》报导,开幕式上,顶级美籍华裔数学家、北京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接受记者採访时表示,到2030年,中国本土培养的一代数学家将会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中国农业大学8月30日举办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据该校官微消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讲话中透露,大陆水稻育种专家,有「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孙女,今年也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成为2024级的新生之一。
澎湃新闻10日报导,享誉全球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中国大陆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于当地时间8月4日凌晨在美国旧金山家中辞世,享年97周岁。李政道是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为中国发展殚精竭虑,作出卓越贡献。
1948年,中国着名作家钱锺书在《谈艺录》序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那一年,后来成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砺德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荣誉主席的张隆溪刚刚出生不久。多年后,张隆溪成了钱锺书的得意门生,并与之相交甚笃。今天的他,早已是享誉国际的学者,每每谈起西方文化以及西方汉学时,仍常以钱锺书的这句话开头。
根据《东网》报导,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耆寿98岁。
欧洲分子生物组织(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英文简称EMBO)于9日晚间公布2024年院士名单,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长获选外籍院士(Associate Member)殊荣。今年共有20位来自欧洲以外的学者获此荣衔,廖院长将于今年10月赴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参加授证典礼。
澎湃新闻8日报导,到底是学术荣誉还是商业交易?连日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大陆舆论质疑。有媒体调查后指出,这个「欧洲自然科学院」,虽然号称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但大陆国内有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1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176-44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包过」。
国际级数学奖项「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着名数学家丘成桐近日做客大陆华中科技大学,直指大陆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水准。他批评,中国大陆诱导学者做学问的方法太过注重于物质的奖励,因循守旧,年轻人不敢去做最前沿的学问。
台大椰林讲座第5场于1日邀请国际知名生物化学专家,同时也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奬得主亚伦.切哈诺沃教授专题演讲,说明生化技术的发展如何带动医药研究的第3次革命,以及未来个体化医疗与个人隐私之间的潜在挑战。
微信公眾号北京「清华大学」消息,国际力学、材料和工程科学领域顶级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前后获得国际固体力学最高荣誉希尔奖(Hill Prize)、国际应用力学最高奖铁木辛柯奖(Timoshenko Medal)、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奖章(ASME Medal)等国际顶级荣誉奖项,也是国际力学领域唯一同时获得以上三大荣誉的科学家高华健,正式成为北京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培养无数领袖人才,半导体产业「一代宗师」施敏日前辞世,享寿87岁。施敏于阳明交大任教逾30年,校方发文缅怀施敏在半导体、IC产业的卓越贡献,培养无数领袖人才,其着作《半导体元件物理学》更是全球积体电路领域入门的经典书籍,曾被翻译成6种语言,发行超过3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