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安倍首相的搜寻结果,共24笔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21日才上任,一星期后就面临与美国总统川普会面的大挑战。她25日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简称东协)峰会,今天(27日)清晨从马来西亚返国,明天将与到访的川普举行元首会谈。富士电视台记者报导,高市在返日班机上,舍不得睡觉,专注研读川普相关资料,为此一外交大舞台做充分准备。
政大成立全球第一个安倍晋三研究中心,赖清德总统亲自前往揭牌,并宣称台湾面对中国武力扩张,今天没有看到炮火,能享受寧静和平,要归功于安倍晋三的高瞻远瞩。这番话让人感到时空错乱。
国民党今22日开「欢迎赖清德跟进国民党深化台日关系的脚步、赖清德何时要学自卫队放行我国军人加薪?」记者会。国政基金会副执行长凌涛表示,赖总统选择性台日交流,日本提高军人薪水,赖清德却视而不见,对于立法院已经通过国军加薪,行政院竟然不编预算,「到底莱尔校长你何时要放行国军的加薪?」
依主计总处估计,2026年台湾每人GDP将升至4万美元,看似好事,其实不然。人们普遍认为每人GDP愈高就是愈有钱,这样的解读虽不正确,却已深植人心,加以政治人物的倡议,使得这项指标愈发扑朔迷离。
川普回归绝对是台湾的战略挑战,台湾需与美国利益一致,才有机会成为经贸洗牌的受益者。想要了解川普的作为,要从他生长的时空背景,与现在的经贸环境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他的下一步与背后隐藏的意涵。
建交50年左右的中日关系近年来逐渐发生重大变化,不但是由于自2010年起两国间的钓鱼台领土与东海争议日益升高,还有中国海军经常性穿越冲绳本岛与宫古岛间海域南下,并在太平洋演练舰载机起降,甚至还数次与俄罗斯远东舰队联合绕行日本,因此日本格外关注中国在其周边地区的军事动态,这些迫使日本必须正视来自中国的威胁以及调整对台海的政策,以因应中日关系的重大变革。
2024年10月日本石破茂内阁上路后的首要外交考验,就是2025年1月美国川普政权再度登台,让初上台原本其提出的亚洲版北约,让诸国猜疑日本是否有离美亲中的意味。然而2月10日美日首脑会议后,双方共同发表「追求美日关系新黄金时代」之内容,引发各国观察日本的举动是否带来相关启发。
美国总统川普20日正式重返白宫,「川普主义」回到国际政治,不仅影响美中竞争,亦将改变美国与日本等盟国的关系。拜登政府在交接前,国务卿布林肯走访日本,强调「美日同盟关系仍坚若磐石」。拜登任内虽与前首相岸田文雄将美日同盟进行「史上最大升级」,但川普的「美国优先」为美日关系投下阴影。
2024年是动盪的一年,将预演2025年的波涛汹涌。许多主要国家领袖的地位摇摇欲坠,甚至现任政府大败换人。首先当然是美国总统拜登放弃连任,民主党惨败,21世纪第一民粹强人川普王者再起,势将成为自由民主国家领袖与美国歷代总统全新的典范。
2024年对世局来说是动盪的一年,将预演2025年的波涛汹涌。许多主要国家领袖的地位摇摇欲坠,甚至现任政府大败换人。首先当然是美国总统拜登放弃连任,民主党惨败,21世纪第一民粹强人川普王者再起,势将成为自由民主国家领袖与美国歷代总统全新的典范。
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遗孀安倍昭惠当地时间14日抵达美国佛州迈阿密,预计将于15日出席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在佛州海湖庄园的私人晚宴。媒体报导川普在安倍晋三去世后就持续关心并与安倍昭惠保持联繫,此次邀约就是以私人管道接触成行。而此次会面,也正值东京希望在川普1月20日就职前与他建立密切关系之际。
川普再度入主白宫,竞选期间他提出的「保护费」概念果不其然引起各界关注。据路透报导,台湾可能透过提前进行大笔军购,展示自卫决心;另则报导指华航即将敲定一笔由美国波音与欧洲的空中巴士拆分的长途客机订单;甚至国人还担心川普会要求台积电2奈米制程提前赴美设厂,经济部长因此出面指法令尚不许可。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刚出炉,川普再度入主白宫,有关竞选期间川普提出「保护费」的概念,果不其然引起各界关注。根据路透报导,台湾可能透过提前进行大笔军购,展示自卫决心;另则报导也引述业界消息,指华航即将敲定一笔由美国波音与欧洲的空中巴士拆分的长途客机订单;甚至国人还担心川普会要求台积电2奈米制程提前赴美设厂,经济部长郭智辉因此出面指法令尚不许可。
今年的日本眾议院选举为自民党自2012年底重回执政后最困难的挑战。安倍晋三执政期间自民党在国会大选中攻无不克,不仅牢牢控制眾参两院,在眾议院中,计入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席次更能取得「绝对稳定过半」的优势,全面掌控眾议院的17个委员会,成就「安倍一强」政治。
今年的日本眾议院选举为自民党自2012年底重回执政后最困难的挑战。安倍晋三执政期间自民党在国会大选中攻无不克,不仅牢牢控制眾参两院,在眾议院中,计入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席次更能取得「绝对稳定过半」的优势,全面掌控眾议院的17个委员会,成就「安倍一强」政治。
眾所周知,过去几年来,中美关系紧张一个重要因素是台湾问题。同样,中日关系近年来再次波动背后也有台湾问题影子,而且有时候似乎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表态比美国更高调。
2013年4月,台、日签署《台日渔业协议》,为台湾渔民取回北纬27度以南钓鱼台周边海域传统渔场,此后渔船在该海域作业鲜少遭日本扣留。2020年9月苏澳籍渔船「新凌波236号」在钓鱼台12浬,遭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艇「来间(KURIMA)号」撞损,台、日渔业纠纷再起。上月「港福洋266号」及「富申号」两艘渔船接连遭日本海上保安厅扣留,渔民作业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2013年4月,台、日签署《台日渔业协议》,为台湾渔民取回北纬27度以南钓鱼台周边海域传统渔场,此后渔船在该海域作业鲜少遭日本扣留。2020年9月苏澳籍渔船「新凌波236号」在钓鱼台12浬,遭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艇「来间(KURIMA)号」撞损,台、日渔业纠纷再起。上月「港福洋266号」及「富申号」两艘渔船接连遭日本海上保安厅扣留,渔民作业问题成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