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安全合作的搜寻结果,共786笔
前总统蔡英文卸任后3度启动访欧行程,10日应邀到德国出席首届「柏林自由会议」发表演说。蔡英文强调,面对威权挑战,韧性是民主存续关键,民主国家须加深安全合作,建立沟通与资讯共享机制,唯有团结一致,民主阵线才不易被击破;台湾准备好与全世界分享经验,捍卫民主与区域和平稳定。
前总统蔡英文10日出席第一届「柏林自由周」(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动,应邀于「柏林自由会议」(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国家面临的威胁:台湾捍卫自由的经验)为题发表演说。她提到,现在正是民主国家彼此连结、调整策略、确保国家安全与繁荣的重要时刻,交战规则已改变,集体策略也必须随之演进,面对威权挑战,韧性是民主存续的关键。
前总统蔡英文卸任后三度启动访欧行程,10日应邀到德国出席首届「柏林自由会议」发表演说。蔡英文强调,威权政体在欧洲与亚洲使用的手段很相似,现在正是民主国家彼此连结、调整策略的重要时刻,交战的规则已改变,「面对威权挑战,韧性是民主存续的关键」,而今天是台湾站在民主防线的第一线,明天可能是任何一个国家,台湾准备好与全世界分享经验,来捍卫民主与区域和平稳定。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议院回答立宪民主党议员、前外相冈田克也就有关「台湾有事」的质询时表示,「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在日本现行安全保障法制下,可行使集体自卫权。高市认为,「台湾有事」处于严峻状况,日本须想定最糟的事态。
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7日宣布对国防採购和军售流程进行重大改革,以便在全球威胁日增之际,加快武器生产速度,并透过改造对外军售机制(FMS),加速对盟友和伙伴的军售交付速度。
法务部调查局为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境洗钱及资恐、资武扩犯罪,6日与友邦史瓦帝尼王国金融情报中心(EFIC)签署「关于涉及洗钱、相关前置犯罪、资助恐怖主义及资助武器扩散金融情资交换合作协定」,成为调查局本局与外国金融情报中心签署的第63份合作协定。调查局强调,未来仍将持续深化与国际伙伴的交流与协作,强化区域及全球的安全执法情报合作。
壹、论坛缘起 随着全球化与科技快速发展,跨境犯罪型态愈加多元且复杂,对个人安全与国家法治秩序造成严重威胁。鑑于打击跨境犯罪须仰赖各国通力合作,我国自2018年9月起首度举办「国际警察合作论坛-打击跨境电信诈欺犯罪研讨会」,获得热烈迴响。此后每年持续举办,以当年度最严峻的犯罪挑战为主题,邀集国内外执法官员与专家学者齐聚交流,分享侦查经验并研议防制对策,逐步建立稳固的国际警政合作平臺。今年为第七届论坛,以「打击跨境犯罪」为主题,聚焦电信诈欺、人口贩运、洗钱、毒品及网路犯罪等议题,深入探讨新兴犯罪趋势与科技侦查策略,加强跨境执法合作与交流,展现我国在防制跨国犯罪及促进国际合作的决心与行动力。
国安局书面报告指出,美中战略互疑,安全威胁、科技竞争等结构性问题难解,且竞相强化关键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赖。此外,美国关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区军事活动及胁迫行为,并将确保美盟在印太地区捍卫自身利益之能力,判未来美中地缘战略角力将持续升温,不易缓解。
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国防部长扩大会议(ADMM-Plus),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美国国防部(战争部)部长赫格塞斯亲自出席,积极强化与盟邦安全合作。他与中共「防长」董军会谈时,则明确表示美国持续关注其在臺海周边的行为。
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这场峰会表面上谈的是关税、贸易与地缘安全,实际上却是美中两强重新测试彼此底线的关键时刻。而在这场角力中,台湾既是观察者,也是被牵动最深的一方。
美国总统川普30日结束「川习会」后,完成了回归白宫的首次印太之行,在短短5天内访问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见证泰柬签署《吉隆坡和平协议》,并与各地主国签署多项贸易协议,巩固日韩分别对美承诺的5500亿与3500亿美元投资,同时与区域国家签署稀土与关键矿产供应链备忘录,确保在关键资源的供应链韧性。
川习会反客为主成今年APEC重头戏,台湾代表团人士透露,川习会未提台湾,正好彰显美对台海和平的立场一致,而中美谈成协议,对台湾、台美谈判都是好事。而我国APEC领袖代表林信义能否见到日本高市首相,成为川习会后观察重点之一,外交部长林佳龙30日回答立委询问,表示正在安排中。
川习见面会稍早落幕,过程未针对台湾议题有太多的着墨,反倒是我国代表林信义可否见到日本高市首相,成为我方后续观察的重点之一。有关APEC参与计划,外交部长林佳龙今日在立法院质询时,被问及是否有信心与高市进行双边会谈?林佳龙回应,有,我们在安排中。
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这场峰会表面上谈的是关税、贸易与地缘安全,实际上却是美中两强重新测试彼此底线的关键时刻。而在这场角力中,台湾既是观察者,也是被牵动最深的一方。
澎湃新闻30日报导,10月31日至11月1日,亚太经合会(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作为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APEC峰会的关注点不仅覆盖经贸发展与创新议题,更是外界观察元首外交、大国互动的关键视窗。
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公共运输业者28日指出,经测试后发现,中国大陆企业制造的电动巴士存在安全漏洞,可由制造商或骇客远端控制;挪威当局已开始评估相关车辆存在的风险。
斯洛伐克前国防部长纳德28日示警,海底电缆已是军事行动的核心部分,一旦断缆,未来面临任何军事衝突都将绑手绑脚,而台湾周遭海缆频遭破坏,立院将排审「海缆七法」,强制船舶开启自动识别系统,并禁止异常滞留的船舶进港,海委会主委管碧玲呼吁立院支持,但蓝营质疑,关键并非修法,而是如何执法。
赖清德总统今(28)日接见「福尔摩沙俱乐部年会」暨「台欧海底电缆安全合作论坛」与会欧洲外宾致词时表示,近年来台湾与欧洲都面临海底电缆遭受破坏或干扰的挑战,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是全球数位经济命脉,也是民主国家资讯安全与经济韧性根本。台湾十分愿意与欧洲等民主伙伴对于海缆等关键基础设施一起提升安全及韧性,也愿意透过政府与民间协力与欧洲加强科技及民主自由对接,共同打造民主伙伴关系新典范。
陆外长王毅周二(28日)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话时强调「高层交流的重要性」,外认为他是在暗示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可能在南韩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期间,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进行场边会晤。
海底电缆是近年日趋重视的无形海底战场,为强化这些「连结」的安全,台湾与欧洲合作举办「2025台欧海底电缆安全合作论坛」,外交部长林佳龙也在开幕致词强调,电缆如今成为混合战与地缘政治竞逐的一部分,而台湾则位于许多国际海缆穿越或靠近的枢纽;我们希望透过论坛倡议4大目标:风险缓解、资讯共享、系统改革与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