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本基金的搜寻结果,共146笔
今年以来日本股市表现突出,日股也持续创歷史新高。投信法人认为,日本股市基本面展望良好,劳工薪资有望持续调升,企业获利上修,股市结构性改革也持续进行,日股前景持续看好,但与其他成熟市场相比,日股中单一企业的波动风险相对较高,因此选股显得更加重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投信法人指出,政治事件通常不会创造结构性投资机会,儘管日股短期内可能因不确定性而波动,但投资焦点仍聚焦于中期具备潜力的被低估企业。
日本国会于10月21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获得在野党日本维新会加入执政联盟的奥援后,在第一轮投票即过半胜出,顺利当选日本首相,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领袖,「高市内阁」将正式成立。
近期日股题材增多,市场期待新任首相上任后对经济的改革,美国对日本关税不迭加15%后,日本企业前景不确定性降低,外资投行认为关税协议落地后,今年下半年出口对日本经济成长的拖累程度将明显缩减,日本经济前景逐渐明朗,可望为日股持续带来上行动能。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有望成为首位女首相,「早苗经济学」被普遍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与深化版本,与安倍经济学以民间企业为增长主角的「第三支箭」相比,早苗经济学更强调政府在战略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也就是政府必须战略性投入资金支持半导体、AI等对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尖端产业。
受惠今年以来全球股市表现出色,国内投信发行的各类股票型基金中除了单一国家型,其他各类型全数收红,其中中概股、大中华区域型与台股科技、台股中小四类投信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报酬率超过2成,表现最佳;另外,一般型台股基金、亚洲股票型、A股基金、日本基金也都有1成以上的报酬率,表现也相对稳健。
日本股市东证指数2024年相继创下新高,2025财年日本主板(Prime)上市公司股利发放和股票回购规模持续迈向歷史新高点,除了基本面利多,日企股东回馈全面启动,企业获利能力提升,各行各业皆启动库藏股计画,加速落实企业治理改革。投信法人指出,日本上市企业的帐上可动用资金仍高,预期未来返还给股东、持续提升ROE(股东权益报酬率),对日股评价面提升可望产生长远助益,奠定日股长多行情。
美国、日本达成关税协议,美方同意将日本出口产品的关税下调至15%,从先前威胁的25%大幅缓和,配合日本承诺推动高达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画,为两国贸易关系带来重大转机,这次协议有效扫除长期笼罩市场的不确定阴霾,让日股拨云见日迎来行情反转契机。无论日本政局如何变化,财政政策的扩张似乎已成定局,加上政府支出,正推升市场对通膨与国内经济復甦的预期。
消息面围绕美国联准会,多空杂陈,全球股市横盘格局持续,回顾全球股票型基金资金流向,根据EPFR统计自至8月27日止近一周,资金轮动改由美国股票基金净流入84.69亿美元居冠;欧非中东、拉丁美洲与全球新兴市场基金以小幅净流入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及第四,已开发欧洲与亚洲不含日本基金则分别流出12.24亿美元、0.92亿美元。
美国证实日本享有与欧盟相同的「不迭加关税」特例,不会在现有税率上再加徵15%对等关税,并照承诺调降汽车关税,市场对关税疑虑迅速消退,乐观情绪重回日股,东证指数(TOPIX)刷新歷史高点。投信法人表示,日企财报公布近尾声,在面临关税的挑战下整体表现仍稳健,多数企业获利表现优于市场预期,随关税从原先的35%调降至15%,且不会迭加既有税率,部分企业更是上调全年获利预测。
静待球央行年会登场在即,全球股市分歧整理,轮流表现。回顾全球股票型基金资金流向,根据EPFR等统计至8月20日止近一周,改由亚洲不含日本基金净流入16.22亿美元居冠;欧非中东与全球新兴市场则以小幅净流入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美股基金与已开发欧洲则转为净流出,金额分别为24.69亿美元、23.27亿美元。
日本走出失落30年后,不光是GDP、加薪幅度频创新高、外资持续加码,连股神巴菲特也说讚,并在波克夏股东会上霸气宣示「50年都不会卖日本持股」,并持续加码投资,连东证指数也创歷史新高,加上内资NISA新制活水助攻,日本从自助到人助,经济走强股市全面上攻,内外资簇拥日股行情可望再创新高。
美日达成重要贸易协议,关税从25%降至15%,日本也承诺在美投资5,500亿美元,并开放汽车、稻米和其他农产品市场。投信法人指出,随着日本商品的关税议题明朗化,加上此次关税的消息对日本汽车股带来惊喜,汽车产业在日本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汽车关税获得调降对整体日本经济可望带来正面效益。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逐一揭晓,先前已陆续反应预期的全球市场表现,普遍呈现利多有限、短线涨多拉回的区间震盪格局。回顾全球股票型基金资金流向,根据EPFR至7月30日止近一周,美股基金重拾动能、净流入90.29亿美元居冠,其次为已开发欧洲股票基金净流入18.8亿元,亚洲不含日本基金净流入12.64亿美元居第三。
日本股市4月吸引大量外国资金,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外资于4月买超日股金额高达3兆6,759亿日圆,创下歷年单月最高纪录,也使得年初迄今外资对日股持续买超。投信法人表示,与其他成熟股市相比,日股之所以能成为投资美国以外成熟股市的不二选择,包含日本资本市场发展已相当成熟、股市总市值在成熟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日股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上市公司家数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股市流动性极佳。
日本选举与贸易不确定性解除后,日股于7月23日强势反弹,日经225指数轻骑跨越过4万点重要关卡,终场大涨逾1,400点。法人指出,美日达成15%关税协议、汽车产业关税不如市场预期高成市场亮点,选后财政政策加速,结构性改革与评价面优势,有望持续吸引资金回流。
日经225指数23日大涨3.5%,收復41,000点,受惠美日关税协议与政局稳定利多,汽车股领涨,资金回流可望延续。法人指出,日股评价低、公司治理改革与经济正常化三大优势正吸引资金回流,后市可持续关注企业基本面与货币政策变化。
美日谈判陷入僵局,投信法人指出,主要卡关在农产品、汽车关税,日本之所以态度强硬,是因为这两项争议不仅牵扯经济利益,更是与日本国内政治局势密切相关,金次谈判时间点相当敏感,日本参议院改选在即,将在7月20日投开票,农民与汽车业工人正是自民党长期支持基本盘,若对美让步,恐流失大量票源并衝击选情。
全球ETF市场今年来至7月7日,累计吸引超过5,536亿美元资金,规模创歷史同期新高,其中美国市场与科技类ETF成为最大赢家,显示投资人对AI与美股企业获利能力的高度信心。外资资料显示,今年来美国ETF市场累计净流入达2,710亿美元,约占全球流入资金的一半,稳居全球首位,欧洲ETF全年资金流入约593亿美元,规模仅美国的两成,新兴亚洲也吸引356亿美元资金,反映投资人积极布局印度及东南亚等高成长区域。
在川普政府关税谈判不确定性与市场观望情绪交织下,日本股市短线涨多拉回,科技类股走弱,资金转向内需与防御型产业,但日本企业持续推动加薪动能,内外资仍普遍看好中长期投资契机,法人建议,日股逢回可布局评价具吸引力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