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木匠的家的搜寻结果,共07笔
在世界地球日前夕,远东SOGO启动年度纺织循环计画,邀集政府单位、社会企业、中小企业、社福机构、社区共组生态圈,并发布「台北东区衣物再生地图」,邀请消费者从衣服购买开始,选用高品质商品,尽可能延长衣服使用机会与寿命,若不能或不想再用时,以捐赠、义卖或贩售、再制、回收等方式,「衣」起「织」撑永续未来。
许多民眾都会在年终或换季捐出大量的二手衣做爱心,为避免滋生细菌,目前旧衣回收站多以人力消毒,处理速度受限,工研院携手拥有25年公益经验的「木匠的家」,将原本在工厂、医院、餐饮业使用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AMR)「变身」为消毒衣物管家,不但让木匠的家「升级」为社福界首间使用自动化消毒机器人的创始店,更降低5成人力负荷,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让科技加上公益,展现人性与效率。
岁末年终,TAIWAN SUZUKI、台湾福斯商旅推出纪录片,这次不推销产品,而是传达更暖心而丰富的社会价值。
「在SUZUKI,我们始终相信,一个品牌的价值不仅来自产品,更来自与人心的连结。」—— TAIWAN SUZUKI 董事长长谷川。
东海大学携手桃园市「木匠的家关怀协会」,带领身心障碍学员一同体验压印创作,藉由跨域合作的方式,从学界出发,共创社会关怀启发。东海美术系主任李思贤表示,教育不只是知识和技术性的传授,服务与奉献也能是培育青年学子的重要一环。
「人休习,物修惜」的核心精神,歷经20多年依然不变。隐身于桃园中坜闹区的「木匠的家关怀协会」,专注于服务社会弱势族群,希望每位来到这里的人与物,都能找到一次重生的机会。
中原大学设计学院执行的「永续社区环保公益博物馆串联计划」,以社区公益二手店为基地,结合「教学促进」与「社区永续」的理念,推动地方再造。该计划透过再生节能、环境永续及健康生活等课程,倡导负责任的消费与生产态度,并积极推动循环利用,促使居民改变观念,从而提升健康、环境与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