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族教育的搜寻结果,共71笔
桃园市政府教育局为深耕原乡教育,推动原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年度特别支持復兴区原住民族教育课程策略联盟,正式启动「Gaga 的新课堂:从大霸尖山到泰雅学子的心田」,来自多所学校的师长与高义国小师生携手登上祖灵圣山 Papak Waqa(大霸尖山),以坚定步伐完成一场深具意义的文化成年礼。
因应十二年国教课纲推动,并落实全民原教精神,建构原住民族知识体系,教育部国教署自109年起实施「营造原住民族文化学习场域计画」,办理至今已经补助近90所学校,总计投入总经费达1.6亿元,透过专业团队辅导,协助学校深化民族文化教育,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地方连结,营造沉浸式民族教育课程的学习环境,传承与保存部落在地文化特色及知识内涵。
为推动全民原住民族教育与深化校园多元文化素养,美和科技大学原住民族学生资源中心,日前举办「114年度全民原教推广活动-回到部落的心灵路」。
屏东县政府今(26)日在屏东市维多利亚餐厅举办教师节表扬大会,除了师铎奖、教育奉献奖等杰出教师,还有服务30年及40年资深优良教师共208人。荣获教育部师铎奖的潮升国小教师陈静容表示,在普遍认为环教环境困难的情况下,教师们保持自己身心平衡更重要;获得教育部教育奉献奖的退休教授张英鹏,退休后仍在屏东与花东等偏乡服务,为特教、早疗与寄养家庭服务。
第6届达悟民族教育论坛自昨(5)日起一连两天在兰屿高中举行,以「深芋其境」为主题,首度增设展览形式,展出岛上水、旱芋种,聚焦兰屿芋文化,并安排走读芋田活动。台东大学原住民族课程发展协作中心计画主持人熊同鑫表示,盼藉传承推广芋文化,并预计11月移展台湾本岛。
少子化浪潮持续衝击全台校园,高雄市今年小一新生人数首度跌破1万9000人大关,台东县成功镇忠孝国小博爱分校更出现「0新生」,澎湖也有4所学校仅收1人,各地教育界忧心,生源萎缩不仅影响学校永续经营,也将加重师资调配与教育品质挑战,高雄市长陈其迈更直言,少子化已成「国安问题」。
桃园市政府警察局30日于新屋区九斗村农场举办原住民族员工亲(职)子活动,现场聚集逾400名原民员警、警眷参与,副市长王明鉅强调,桃园市是全国原住民人口第2多的县市,市府为实现原民福利城市,推动原住民族政策涵盖都会区及原乡地区,希望建构一座族群共荣的城市。
桃园市政府警察局30日于新屋区「九斗村农场」办理原住民族员工亲(职)子活动,由桃园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及内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共同协办,现场聚集逾400名原民警察、警眷参与。桃园市副市长王明鉅表示,桃园市是全国原住民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市政府为实现原民福利城市,推动原住民族政策包括都会区及原乡地区,建构一座族群共荣城市。
桃园市教育局为推动原住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学童自信与多元能力,近日于復兴区高义国小举办「桃园市原住民儿童及少年成长营」。教育局表示,此次营队採2梯次,以2天1夜模式进行,匯聚了德龙、大溪、龙安、石门、内坜、高义、内定及东安等八所国小共80位原住民学童,共同展开一场兼具文化传承与自我挑战的学习之旅。
东元科技文教基金会致力于原住民族文化传承,获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邀请参与《时空交织:原住民智慧与记忆的共鸣》特展,国图将基金会保存的「惊嘆乐舞」影音成果正式纳入数位典藏系统。
新竹县桃山国小与尖石国小今年参加「113学年度原住民族文化与科学展览会」全国决赛,佳绩连连,其中桃山国小将毕氏定理融入泰雅族传统乐器竹管琴,荣获国小组佳作及唯一的探索精神奖。尖石国小则利用田野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无患子与合欢的清洁应用,勇夺本届最高荣誉金熊奖。
基隆市政府与旺旺文教基金会、《中国时报》合作,提前庆祝原住民族日,12日在基隆市文化中心举办「我们都是一家人暨奉献即是荣耀」爱与包容公益演唱会,邀集李明德、高蕾雅、江明娟等原民歌手献艺,吸引近千人到场同欢。
为庆祝原住民族日,基隆市政府与旺旺文教基金会、中国时报合作,12日下午在基隆市文化中心举办「我们都是一家人暨奉献即是荣耀」爱与包容公益演唱会,邀集李明德、高蕾雅、江明娟等原民歌手献艺,吸引基隆市近千人到场共襄盛举。
为了增进原住民族人的法律与社会权益,苗栗县政府2025年原住民族权益手册已编制完成,内容涵盖身份权、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多项权益。原民处表示,手册的编制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手册将寄发至都会区各族人住所,希望可为族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桃园市为国内都会区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桃园市教育局为强化原住民学生教育, 17日于大溪区大溪国中办113学年度公开观议课以「泰雅族大嵙崁事件」为教学主题,统整国文、歷史、地理、表演艺术及资讯课程,深度融合泰雅族在地文化与学科教育,并利用戏剧方式重现。
台东县政府今(30)日在县立体育馆举办儿童节暨模范儿童表扬大会,484名模范儿童接受表扬,中场表演由在地海盗舞蹈工作室街舞演出,台东县长饶庆铃身着帅气皮衣展舞艺,观眾惊呼「没想到县长竟为了孩子们豁出去了!」
为深化学生对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尊重与认同,教育部自103年起,每年持续举办MATA奖竞赛,今(114)年迈入第12年的重要里程,为强化歷届得奖作品的能见度,首度以影展模式加以推广,自3月16日至3月30日于臺北市万华区剥皮寮歷史街区办里,并于今(21)日下午举办茶会,启动第12届竞赛徵件活动。
为推广南岛艺术之美,并进一步融合金门在地特色,国立金门大学原住民族学生资源中心日前特别邀请旅居英国的世界级艺术大师-优席夫蒞校与学生进行分享,并就原民艺术教育与岛屿特色链结进行意见交流。优席夫更以其多元艺术表现和个人奋斗故事向学子们分享,深深憾动全场师生。
桃园市做为全国原住民族学生最多的行政区,为推动都会区原住民族学生民族教育,大溪区侨爱国小建置「泰雅文化学习场域」今天揭牌,打造符合原住民族传统文化意涵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学习与体验泰雅文化,强化文化认同与自信,更促进不同族群学生相互认识。
教育部113年度核定补助19校计3600余万元执行「营造原住民族文化学习场域计画」,支持学校创建融入原民文化的学习空间,并提供教师与学生实际接触原住民族知识的机会,协助学校设计与族群文化相符的课程及学习场域,促进学生自我文化认同与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