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洋研究所的搜寻结果,共27笔
27日晚间9:11,宜兰近海发生规模6.0地震,导致整个北部天摇地动,罕见的震央也引起网友议论。有网友发现,明明龟山岛离震央最近,但震度却只有一级,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专家表示,有3个可能的原因。
动画里海绵宝宝居住的比奇堡真实存在吗?在YouTube上以科学教育为主题的频道「Schmidt Ocean」最近声名大噪,这次并非因为发现了外星生物,而是因为他们拍摄到了一只外型「性感得让人怀疑真实性」的海星。牠那粉嫩的色泽、圆润的线条,再加上那如同人类一般的翘臀,立刻让广大网友联想到了《海绵宝宝》中的角色派大星,只不过这位派大星看起来好像忘记穿裤子了。
很难想像,在深海里有一种体长可到近七公尺的大型鱿鱼,称为「大王酸浆鱿」(学名: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 ),一种看法认为,它或许是中世纪挪威传说中的海怪「克拉肯」(Kraken)。虽然现在我们已知道这种大型鱿鱼不会破坏船只,但是对它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幸运的是,海洋学家最近在深海调查中,首次拍摄到幼体阶段的大王酸浆鱿。
今年1月,一块与芝加哥市大小相近的冰山,从乔治六世冰架上崩落,恰好Schmidt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正在南极洲周围航行,目睹这一壮景后,随即改变探险计画,决定研究崩落冰山周围的环境状况。
大陆《环球时报》报导,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建的「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冷泉装置)2月28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相关技术专家受访表示,冷泉装置将推动大陆深海工程技术及装备在国际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未来基于该项技术建设的不同谱系深海驻留装备,还可应用于南海岛礁资源开发和权益维护等领域。
继12日福建科研船「延平2号」至金门东碇海域违法进行海域探测遭巡防艇驱离后,13日大陆海警又再侵扰金门限制水域,自「0214」事件后累计已达61次。海巡署金马澎分署第十二巡防区于14时许侦获数艘陆方海警船后,立即调动巡防艇能量,前推至限制水域线上部署对应。
《环球时报》1日报导,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建的「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冷泉装置)2月28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相关技术专家受访表示,冷泉装置将推动大陆深海工程技术及装备在国际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未来基于该项技术建设的不同谱系深海驻留装备,还可应用于南海岛礁资源开发和权益维护等领域。
协和电厂更新改建计画(含第四天然气接收站)由于涉及填海造陆,环团直指会破坏生态安全、增加操船危险性,因此审查时曾遭抗议中断、更衍生出黑箱环评事件,为此环境部今(8)日公布本月17日举办第协和电厂改建案6次环评初审会议,并由正反双方各推派3名专家成为外部委员加入审查;环境部长彭启明也呼吁,开发单位要做好沟通。
过去塑胶垃圾无法自然分解,常流入海洋或被野生动物吞入腹中,造成生态浩劫。根据统计,若塑胶污染问题不採取行动解决,塑胶废弃物将在2050年恐达到1.21亿吨,因此全球塑胶公约最后一轮谈判将于11月25日在南韩釜山举行,近期更有科学家宣布找到可被海水快速降解的新生物塑胶。
康芮颱风袭台后,台东三仙台海岸上出现一个像是「黄色飞碟」引发热议,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则证实,其实黄色飞碟就是海象资料浮标。气象署今(5)日进一步说明,由于颱风期间船只无法出海、卫星不易观测,因此仰赖「浮球式波浪站」即时回传的资料。
联合国第16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BD COP16)日前落幕,台达电子成为台湾第1家取得观察员身分的企业,并在CBD COP16官方谈判区举办周边会议发表珊瑚復育成果,未来将致力达成2025年前復育1万株珊瑚的目标。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届缔约方大会(CBD COP16)今年于哥伦比亚展开,台达长期关注气候变迁并已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永续策略,本届透过基金会取得CBD COP16观察员的资格,于当地举办四场活动,包含在谈判区主办两场与珊瑚復育相关的周边会议,并受邀参与一场绿建筑与生物多样性的周边会议,另外也在展位区展出珊瑚復育成果,累积共有超过百位国际级气候领袖与会,获得热烈迴响。今(4)日举行返台成果发表会,协助台湾掌握国际气候重点趋势。
联合国第16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BD COP16)日前落幕,台达电子成为台湾第1家取得观察员身分的企业,并在COP16周边会议发表珊瑚復育成果,未来将致力达成2025年前復育1万株珊瑚的目标。
许多人选填大学院校与科系时,未来出路多为一大考量,加上近年AI兴起,理工科系更辗压文组成显学,但据教育部112学年度大学新生注册率统计显示,包括明志科大、新生医专等少数私校,注册率都达百分百,中原大学甚至来到100.8%,超越台清交等公立顶大的部分冷门系所。
目前台湾的技职教育面临着少子化与产业技术变迁的双重挑战,正是关键的转型期。如何让技职教育与时俱进,成为产业的人才库,是当前的迫切课题。7月中旬举行的「2024台湾技职教育年会」,讨论重点便是如何将人工智慧(AI)、双语教育与永续发展融入技职体系,培养新时代所需的技术人才。因此,透过创新经营模式与政策支持,打破社会对技职教育的刻板印象,实现技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无缝接轨,不仅是技职教育的使命,更是台湾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最新美国研究显示,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的裂缝里,可能存在相当于一座海洋的巨量液体,儘管这不代表火星上一定有生命,但水是构成生命的重要成分,研究人员表示,这代表火星上可能存在适合居住的环境。
据央视新闻报导,今天,《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发布。大陆生态环境部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这是对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的第一次「全面体检」,结果表明,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
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塑胶垃圾问题,所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新配方、可被降解的塑胶。但庞大的塑胶垃圾又该怎么办?或许还是只能请求地球的大自然之力帮忙。科学家在北太平洋的海上飘浮垃圾中,发现了一种可以降解塑胶的海洋真菌。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全球碳移除报告」指出,减少排放是实现净零排放的主要方法,二氧化碳移除技术可发挥关键作用,但专家认为,台湾部分新型态碳移除技术已达示范厂阶段,但大规模商业化,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经费支持新技术,并制定相应法规。此外,新技术可能产生的环境衝击,例如民眾担忧将二氧化碳注入地质储存的影响,需要更加明确的科学证据与环境监测来佐证,并让民眾可以参与规画和监督。
当我跟我的女儿陈颐表示希望其能更关注于外省文化议题时,记得她曾经问我说:「我只知道有客家文化,不知道有外省文化,我在生活中根本看不见这种文化,到底什么是外省文化?」显见当前外省文化(尤其是眷村文化)已经严重流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