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火箭引擎的搜寻结果,共52笔
阳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跨实验室团队研制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于今(18)日上午6时32分于旭海科研火箭发射场发射升空,是Asfaloth系列火箭第二次飞试任务(Asfaloth Launch-2)。这次任务由国科会与国家太空中心(TASA)指导,是旭海科研火箭发射场2022年启用以来第10个科研火箭发射任务。
美国对台军售正面临严重的交付延迟问题,原因并非来自政治障碍,而是产业链瓶颈。《外交家》杂志(The Diplomat)报导,为加速交货并纾解产能瓶颈,美国可考虑放宽对日本的出口管制,让日本在严格控管下生产部分低敏感性军用零组件,以协助完成美国对台及其他盟友的武器订单。
冷战时期,美军在苏联北海附近部署的声纳监听系统侦测到一种不熟悉的潜舰噪音,最后确认是苏联最新「阿库拉级」(Akula-class)攻击型核潜舰,在静音技术大幅改善,可以威胁到美国东岸而不被发现,让美军大为震惊。最后调查发现,竟然是苏联透过中间贸易商,向日本T机械公司购得当时最先进的「多轴工具机机床」,苏联因此在核潜舰螺旋桨降噪技术获得改善。
台湾民间火箭公司晋陞太空科技(TiSpace)的火箭,12日在日本北北海道太空港发射后不久,未达到计画的100公里高度即坠落,未能成为首家在日本土地上成功发射火箭的外国公司。晋陞除说明原因,也强调此次经验对下次发射帮助很大。
日本北海道大树町的火箭发射场「宇宙港」于周六(12日)发射一枚台湾厂商制造的火箭VP01。不过火箭在上升途中停止飞行,未达到预定的100公里高度。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等机构说法,这是首次有外资企业在日本境内发射火箭。
美国视中国为「头号威胁」,这已成为它国防政策的首务。随着中国在印太的军事影响力持续扩张,美国国防策略已将焦点转当地。美国总统川普自重返白宫以来,除了打算重塑美国太空军(Space Force)外,还积极打造名为「金穹」(Golden Dome)的「下世代」飞弹防御系统。
以色列与伊朗的「12日战争」衝突仍待调解,支持伊朗的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特殊军事行动」已打了3年又4个月还没结束,与俄罗斯友好的北韩可能再次派兵支援俄军作战。南韩国家情报院周四(26日)简报称,北韩可能在今年7月或8月增兵援俄参与乌克兰战争,而且平壤仍持续向俄方供应武器。
根据美国国防情报局(DIA)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威胁评估》(2025 Worldwide Threat Assessment)报告指出,俄罗斯核武部队正在扩张,并开始部署新型核弹头「空对空」飞弹。这是冷战以来首次有迹象显示俄方重新引进此类武器,引发关注。
上月,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第100台液氧甲烷火箭引擎在浙江省湖州市动力制造基地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从「单台突破」迈入「批量制造」新阶段,对推动中国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角大厦周一宣布,总部位于加州的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Stratolaunch)公司,其「泰隆A」 (Talon-A) 飞行器完成了两次高超音速试飞,并且两次都完整回收。五角大厦为其提供实化用技术认证,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款达到 5 马赫速度飞行,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全自动飞行器。
大陆科企巨头阿里巴巴29日凌晨宣布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下称千问3),不仅是大陆首个混合推理模型系列,更高调对标今年爆红的大陆AI巨头DeepSeek-R1,参数量仅为其三分之一,成本大幅下降。此举更引来美国富豪马斯克(Elon Musk)较劲,随后预告发布Grok 3.5早期测试版。
美国国防承包商L3Harris于2023年收购固态火箭发动机制造商洛克达因航太(Aerojet Rocketdyne,以下称Aerojet),并积极扩充产能,以满足日益升高的战术与战略飞弹需求。今年稍早,Aerojet已在阿肯色州康登(Camden)厂区动工,兴建4座全新生产设施,重点支援「刺针」(Stinger)、「标枪」(Javelin)与导引多管火箭系统(GMLRS)等战术飞弹发动机。
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DSCA)周三(9日)宣布,已批准对澳洲出售总值10.4亿美元(新台币342亿元)的军备,包括最多400枚AIM-120C与AIM-120D型「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AMRAAM)及相关装备。
3月初,IDF经国号战机携带空射雄风3型的照片在网上流传,令许多关心台海防卫的朋友感到相当振奋。3马赫的高速性能,加上战机的本身初速,将使雄3飞弹有更长的打击距离,为台海防卫作战带来相当大的帮助。
美国新创企业安杜里尔工业公司(Anduril)证实,该公司已被美国陆军选中,开发新型 4.75 吋(大约120公厘)固体火箭引擎(SRM)与相关燃料,做为远程精确火箭炮系统的基础。
今年1月,美国总统川普指示五角大厦探索「美国铁穹」(Iron Dome of America)的潜力,以应对下一代空中威胁。对此,「大熊座公司」(Ursa Major)认为,他们正研发的非低温液态火箭引擎,将是美国铁穹的技术关键。
在IDF经国号战机研发之际,与之配套的武器「天剑一型」追热式飞弹与「天剑二型」雷达导引飞弹,也在同步开发;而且非常可喜是,这两种飞弹都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是IDF战机执行巡逻、空中拦截任务,最倚重的装备。在完成了空军的作战要求,中科院天剑计画研发团队,就开始尝试拓展这两种飞弹的其他功能,以天剑一为核心的「捷羚防空系统」与「陆射剑二」,就是这样的产物。
乌克兰获得F-16战机已逾半年,已为乌克兰的国土安全发挥重要效果,空军部队表示,在去年12月发生的大规模空袭期间,一架F-16单次击落了6 枚来袭的俄罗斯巡弋飞弹,飞行员可被冠以「王牌」之名,也显示了F-16在防卫空域的关键作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周四(2)宣布于北京和河北涞源县成功完成五种火箭引擎测试,为2025年太空计画推进,利奠定基础。
一直试图与SpaceX竞争的蓝色起源太空公司(Blue-Origin),终于具备与对方争雄的太空火箭。蓝色起源表示, 12 月 27 日,新葛伦重型火箭(New Glenn)完成主引擎点静态点火测试。蓝色起源的创办人,前世界首富杰夫贝佐斯表示:下一站,发射(Next stop la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