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能量密度的搜寻结果,共226笔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郭俞麟带领团队,利用电浆技术研发出一款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VRFB),主打低碳制程、长寿命与高安全性,更有潜力帮助企业与家庭达成「电力自给自足」,若成功推广,可彰显储能安全外,也能同时呼应到日前南韩政府资料中心因锂电池起火的安全性提升问题。
在电动车、固定式储能、消费性电子、人型机器人、eVTOL/UAM、工业用途等对高能量密度或高可靠性应用需求的推动下,TrendForce预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含半固态)市场需求将突破206GWh,并于2035年扩大至740GWh以上,固态电池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在全球迈向「2050净零排放」浪潮中,交通载具的能源转型已成为各国共同目标,不过在电动化推进中,消费者常面临里程焦虑、充电不便与高成本等问题,使机车在能源转型的推动上屡遇阻碍,这让我们在思考,要如何让骑士享受纯电骑乘的寧静与平顺,同时消除电动车常见的里程焦虑。
全球电动车、储能系统与AI资料中心备援锂电池需求推升下,锂电池产业正加速扩展升级,近几年台湾三大集团(台塑、鸿海、台泥)陆续宣布将投资百亿元新台币以上资金,加入这场全球能源转型下的重资本投资新赛局,台湾三大集团规划布局的锂电池芯总产能,2030年将上看19GWh。
台塑新智能于2025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发表电动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国产化突破,并以节能、储能、新能源、循环再利用为主轴,展示AI资料中心专用UPS电池系统、液冷储能解决方案、固态电池及电池回收研发技术等完整布局,彰显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实力。
2025智慧能源周展会昨(29)日揭幕,台湾能源产业年度盛会,本土电池产业链从电芯、模组、系统、软体厂商积极参与亮相,会员锂电芯厂台塑新智能、长庚国际能源、格斯科技同台竞技之外,台湾电池协会(I0213a)专区30个摊位,天宇(8171)、硅谷、致茂(2360)、南亚光电、长利、UL优力国际、映兴电子等七家会员厂商携手联展。
电动车在台销售已超过8年,如今电池、电力被视为AI时代的石油,台塑旗下台塑新智能29日发表最新商用车电池,中华车率先採用,台塑新智能董事长王瑞瑜表示,新发表的44.5kWh电动商用车电池系统,从电芯到模组皆于彰滨厂在地制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卓越安全性,并陆续取得多项严苛实测验证,象徵在电动车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代表台湾车用电池自主供应链迈出关键一步。
全球迈向净零转型进程中,储能系统不仅是企业能源管理的核心,更是电网稳定与能源韧性的关键支柱,随再生能源比例逐年提升,如何稳定调节电力、降低尖峰负载,成各国能源政策重点,储能技术中锂电池虽具高能量密度与快速响应优势,但热失控风险一直是储能产业的技术瓶颈与安全挑战。
宏佳腾动力旗下新能源子公司「威杰能源」(Nexcellent Energy),10月28日宣布已与法国氢能发电技术先驱EODev(Energy Observer Developments)签署独家代工合约,双方将合作推动氢能发电与储能系统,并以「氢能算力中心」与「韧性电网」解决方案作为代工核心业务。
台塑新智能参加「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首度正式发表电动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国产化成果。公司透过自主研发与在地制造,展现推动台湾电动运输自主发展的关键里程碑。本次展出以节能、储能、新能源与循环再利用为主轴,呈现AI资料中心专用UPS电池系统、液冷储能解决方案、固态电池及电池回收技术,从低碳运输、工商储能到循环经济,展现以创新科技推动新能源的全方位布局。
电池、电力被视为AI时代的石油,台塑新智能29日发表最新国产化电动商用车电池,从电芯到模组成品都在台湾制造,而国产汽车品牌中华汽车为首批採用的车厂,台塑新智能总经理刘慧启指出,将持续投入固态电池、电池回收等研发技术,呼应能源转型及循环经济的趋势。
为因应全球气候变迁、提升能源安全性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能源转型是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重中之重,而能源系统的智慧化与高效化已成为推动永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丹佛斯传动事业部亮相「2025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与台湾国际净零永续展」,以「驱动永续能源未来」为主题,展示最新的电力转换与智慧储能方案。诚挚邀请各界蒞临南港展览馆1馆4楼(摊位号: M0435),与丹佛斯的技术专家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透过创新技术推动能源系统升级与产业低碳转型。
爱国者绿能科技致力于革新锂电池技术,专注于「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与高效率制造,积极开发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其产品主要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系统、无人机与消费性电子等领域。
全球迈向「2050 净零排放」的浪潮,SYM三阳工业20日正式发表全新世代「PE3 增程式电动机车技术」,主打四大技术亮点,并以「以油充电、全时电驱动」为核心设计理念,让骑士享受纯电骑乘的寧静与平顺,同时消除电动车常见的里程焦虑,这项全新技术将成为燃油车与电动车的重要桥梁,一起迈向二轮移动的新能源篇章。
SYM三阳工业(2206)今(21)日正式发表全新世代「PE3增程式电动机车技术」,以电动车的驾驭体验、油车的自由(The freedom of fuel, the soul of electric)为精神,并「以油充电、全时电驱动」为核心设计理念,推出全新一代增程式电动机车,享受纯电骑乘的寧静与平顺,同时消除电动车常见的里程焦虑。三阳表示,这款能源可减少5成,预计最快2027年初以绿牌量产化,若后续验证没问题,将来往白牌,甚至于黄牌概念推进,未来也希望将油电增程车推向国际。
全球车市在面临电动化的推广进程中,消费者最常面临里程焦虑、充电不便与高成本等问题,在机车市场更是明显。SYM三阳工业21日发表全新世代「PE3 增程式电动机车技术」,藉由「以油充电、全时电驱动」的核心设计理念,推出全新一代增程式电动机车,让骑士享受纯电骑乘的寧静与平顺,同时消除电动车常见的里程焦虑。
为促进金属相关领域的发展,在经济部产业技术司与能源署的支持下,金属中心于近日举行114年度「先期研发成果发表会」,透过线上直播与业界分享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此次发表会共发表10项前沿技术,展现金属中心的跨域整合实力,并同步释出超过百件专利技术,协助国内产业升级与转型。
台塑新智能宣布,成功与工研院合作开发锂电池乾式电极技术,为国内新能源技术在材料与制程上的重要突破,藉此正式建立乾式电极制程能力,推动电池关键技术国产化,为储能及电动车发展奠定基础。
台塑新智能宣布,成功与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合作开发锂电池 乾式电极技术,展现国内新能源技术在材料与制程上的重要突破,藉此正式建立乾式电极制程能力,推动电池关键技术国产化,强化台湾新能源领域的研发量能与产业自主性,为储能及电动车发展奠定基础。
10月9日中国大陆宣布,将自11月8日起实施部分锂离子电池、关键正负极材料及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范围包括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包含电芯与电池组)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也限制出口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MFP)等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