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蹦火仔的搜寻结果,共21笔
澎湖有钓客日前深夜到港边夜钓,却惊遇成群俗称青鳞仔的黄小沙丁鱼,疑似受到惊吓,在港边的路灯下不断跃出海面,像在比谁跳得高,也像在比谁扭得美,尤其灯光照射下,牠们身上银白色的部分,闪闪发亮,在海面上特别醒目,犹如金山特景「蹦火仔」景象,让第一次见到此景的钓客直喊超级夸张,且惊喜之余,不忘以网具抢捞,留做现成钓鱼鱼饵。
澎湖有钓客日前深夜到港边钓鱼,却惊遇类似『蹦火仔』景象,成群俗称青鳞仔的寿南小沙丁鱼,在港边的路灯下海面带状成群跳跃,有些甚至搁浅在消波块上,让钓客惊喜之余,不忘以网具抢捞,留做现成钓鱼鱼饵。
【旅奇传媒/编辑部报导】极受瞩目的「2025野柳石光夜访女王」活动将于06/28(六)-07/13(日)18:30-21:00于野柳地质公园登场。交通部观光署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简称北观处)今年活动以「地质景观美学」为核心,结合艺术、创意与科技,演绎野柳地质公园奇岩美景。其中女王头区《娇点盛会-女王变装秀》首邀国内知名艺术家携手在地国中小师生共同创作,活动将野柳自然之美与艺术能量完美融合,欢迎国内外游客今年夏夜走进野柳,一同欣赏期间限定的艺术光影飨宴。
新北市金山区近海,7日晚间7时许,发生一艘娱乐渔船在新北市金山区烛台双屿海域搁浅的意外,船方向海巡署求救,海巡署基隆海巡队与澳底海巡队联手出动3艘巡防艇及附近的渔船共同救援,除4名船员留在船上应处外,顺利将42名乘客及1名船员救护上岸。
「蹦火仔」磺火渔业技术已有百年歷史,是新北市珍贵的文化遗产。每年5月到9月,全球仅存的2艘蹦火仔渔船在星空与海风交织下,上演一场独特的光影魔法,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一窥视觉与自然的震撼融合,新北市渔业处邀民眾一起感受夜海的奇幻之旅。
「蹦火仔」磺火渔业技术已有百年歷史,是新北市珍贵的文化遗产。每年5月到9月,全世界仅存的2艘蹦火仔渔船会在新北市金山区星空与海风的交织下,上演一场独特的光影魔法,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一窥这场视觉与自然的震撼融合,新北市渔业处邀请民眾前来一睹传统渔业在夜空下的风采。
金山青年活动中心2023年3月被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判定为不当党产,救国团于6月退场后即閒置至今,因此当地里长提案,希望能活化设置游泳池、停车场等设施供地方民眾使用,财政局回应,去年已举行可行性评估公听会,将研议可行性,但蓝绿议员皆认为应整体规画。
新北市金山区磺港渔港位在金山岬西南边,由黄溪出海口辟建而成,17世纪因西班牙展领台湾,为运输大屯山硫磺之对外通路得名「磺港」,此外也因此处渔获量丰富,自清领时期就发展成渔村聚落,更有全台唯一的渔具渔法「蹦火仔」,近年却因为年轻人口外流加上当地居民老化,渔港发展不进反退,「蹦火仔」也濒临失传危机,在地的社区营造团队「浪金山」见此情形,也拾起传承重任,透过全方位的尝试振兴渔村。
新北市文化局响应全国古蹟日,推出「2024全国古蹟日-新北文资瞄庙妙」系列活动,除了2大主题走读行程「my mine」矿业路径走读、「temple tempo」寺庙文资小旅行外,还有考古遗址导览、走读板桥林家风华小旅行、民俗蹦火仔及不义遗址校园推广,揪大家从有形、无形文化资产认识新北市。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北海岸不仅有美丽的山景,还具迷人的海岸线,是游客在北台湾重要的旅游区域,而且这里之美,也吸引不少画家到此写生作画、摄影家到此取景!尤其此时正值青鳞鱼及苦蚵鱼等鱼讯,在金山磺港晚间,今年在鱼讯期间还会定期开蹦火船,可搭乘观光船亲眼目睹金山传统的百年渔法-「蹦火仔」,而白天不妨再计划一下磺港黄金汤体验的「滋」「养」,到金山老街走逛吃喝、狮石山公园远眺、法鼓山参拜散心、野柳探奇石观海浪、玛炼渔村体验当地文化等,感受北海岸白天与黑夜不同之美!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近年来钓鱼活动日益兴盛,「大咬」在钓鱼活动中,代表渔获丰收的盛况,今年新北市渔业处与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共同推广友善钓鱼政策及钓鱼文化,于8月3日在石门区草里渔港将举办「新北大咬乐 夏日嗨渔港」,藉此来宣传新北市内友善钓鱼示范区及12处渔港垂钓区,除草里渔港垂钓外,也结合深澳海钓,让民眾体验不同型式的钓鱼,感受新北渔港魅力,并透过活动了解到友善钓鱼对环境资源永续的重要性。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
新北市提升偏乡学校,挹注资源在石碇、金山、双溪高中3所偏乡高中,打造成探索学制的住宿型综合高中。新北市教育局说,偏乡综合高中各校透过在地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致,发展出独一无二「石碇古道」、「金山渔火」及「双溪漫游」等特色课程,提供学子多元适性的就学选择。
海洋委员会推动「復振航海文化力」计画,透过「金山蹦火渔村体验活动」与新北市政府一起为保存、发扬无形文化资产「金山磺火捕鱼蹦火仔」共同努力,藉由文化路径「鱼路古道」及牵罟串连起来的文史脉络,共同编织出北海岸可亲的海洋故事。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蹦火仔」是金山传统的百年渔法,是台湾百年渔业的重要文化资产,即使放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而且季节限定美景-「磺港渔火」美丽的景象不仅是早期的金山八景之一,甚至在2013年曾跃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由摄影家张明芝以一张《磺火捕鱼》作品,将这友善环境的传统渔法,且眩目夺睛的画面,发光于国际,想亲眼目睹这「海上萤火虫 磺港蹦火仔」美丽的景象吗?从7月起至9月15日,于每周一、三、五、日(9月4、11日不行驶),将会定期开船,让游客方便规划相关游程!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蹦火仔」是金山传统的百年渔法,也是世界独一无二,也是臺湾百年渔业的重要文化资产,「磺港渔火」更是早期的金山八景之一,渔船透过点燃磺石发出强光,以吸引趋光性的青鳞鱼瞬间跃出水面,形成如同星光闪烁的壮观景象,这种利用蹦火技术捕捞的画面,曾登上《国家地理杂志》获得摄影金牌,是新北市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想亲眼目睹这难得精彩画面吗?现在有机会参与!
新北市渔业处宣布,今年夏季将再度推出北海岸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蹦火仔」体验活动,欢迎民眾共同参与。这项活动由蹦火渔船带领游客体验世界唯一的磺火渔法,在海上近距离观赏具有百年歷史的「蹦火仔」磺火渔法过程,让游客们感受到北海岸独特的文化风情。
七点半,夜幕已低垂,娱乐船上的外籍移工开始发放救生衣,海巡署人员准时前来查验身分证、核对出海名单无误。「阿凯有发送位置给我,我们准备出发和他会合啰!」船长广播结束,船只随即发动引擎,尚未驶出港口,已有零星的青鳞鱼挨着船体跳出水面,彷佛在祝福我们的蹦火仔旅程顺利。卓清松见状,顺道讲解「蹦火仔」之所以选用足部的「蹦」,是由于早期渔民不像现在拥有结合科技的渔具,因此他们会手持火把在渔船上大力踩踏船板,鱼群受到震动惊吓就会跃出海面,渔民再趁机打捞。
金山地区特殊的磺火捕鱼法,俗称蹦火仔,是即将失传的捕鱼方法,在夜间的海面因制造火焰,会产生「蹦」的声响,又有鱼群受到火光吸引而蹦跳的景象,近年来成为文化观光的节庆。本文特写青年简士凯传承蹦火仔的技法,面对渔业环境的天翻地覆,原本捕获青鳞鱼可作为石斑鱼的饲料,但养殖业随着两岸经贸的紧张关系而萎顿,衝击了近海渔民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