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一年一度的422世界地球日,南华大学于4月起举办「投资我们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之主题一系列活动,透过课程、国际研讨会、生命与环境教育工作坊、净滩以及採收以生物动力农法栽种的农作物等形式,唤起大家对环境永续的重视,也呼应今年主题所诉求之理念,以大胆的行动、创新与实行,藉由绿色经济、落实永续商业模式,打造一个丰饶且公平的未来,共同打造低碳的永续家园。
校长林聪明表示,南华大学长期推动环境永续,为更落实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于2016年成立永续中心,2017年成立永续绿色科技硕士学位学程,陆续设置气候监测、透水铺面及永续农场设施;2020年通过环保署环境教育机构及场域双认证,并成为区域环境教育中心。2021年更成立永续绿色科技在职专班。自2017年起,每年办理「永续发展与绿色科技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内容紧扣联合国永续发展指标(SDGs),所有论文皆按照联合国永续发展指标之分类进行发表,本年度则受农粮署补助,邀请国际有机运动联盟、联合国永续专家、世界蔬菜中心、台湾糖业公司及国内有机专家进行专题演讲,及60篇投稿论文发表,并有19家新农业及循环经济成果展示,提供与会人士观摩,达到开创永续发展与绿色科技的目标。
此外,为进行气候变迁减缓与调适,南华于校园内设置蜜蜂养殖区、黑水虻养殖区及太阳能环控温室。蜜蜂数量的多寡是影响生态与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有1/3的农作生产需仰赖蜜蜂的授粉,但蜜蜂却从 2006 年开始逐渐消失,使得全球农作收成产量下滑。蜜蜂减少的原因包含疾病、寄生虫以及气候变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农业用药,南华大学校园绿覆率达80%,且无农药问题,适合蜜蜂生长。
有鑑于现今水资源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南华于校园内设置太阳能环控及雨水回收温室,其温室电力可自给自足;透过温湿度调节,减少用水量;再透过永续绿色科技硕士学位学程课程授课,于温室内种植包括兰花及黑木耳等高经济作物,区外则以生物动力农法,运用校园厨余堆肥及落叶,种植马铃薯、印加果,并设置等高耕作之农业水土保持示范区,其农作成果丰硕。4月12日陈世雄讲座教授带领学生採收蜂蜜;4月20日林聪明校长、林辰璋副校长及任课教师前农技团团长陈义松教授,带领学生採收马铃薯。4月21至22日永续中心洪耀明执行长前往金门县烈屿乡进行环境教育课程,并于青岐港南山头玄武岩区,与烈屿乡公所一起进行一公里长的净滩,也藉此将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加以推广与落实。
南华大学期盼透过一系列的环境永续行动,唤起社会大眾对于气候变迁问题之重视,共同响应世界地球日,以实际行动落实环境永续,共创低碳永续家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