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分科测验第一天第二科进行化学科考试。报考人数为16325人,实际出席为15188人,缺考人数1137人,缺席率约6.96,与去年指定项目考试相比下降0.25。大考中心副主任郑中平表示,本次化学科的试题特色有以下四种,活用化学基本概念、着重实验探究的相关内容、设计素养的试题情境及结合生活时事,而每一个试题特色都可以在不同的大题中对应出来。例如第七题耳温枪量测与分子电子跃迁则属于生活时事,解析试题老师一致认为,今年的考题程度中偏难,部分具鑑别度,考题多着重于基本观念综合理解,需结合逻辑推理分析并灵活运用所学,才能在考试上有好的表现。

大考中心副主任郑中平于试题特色记者会分析试题。(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大考中心副主任郑中平于试题特色记者会分析试题。(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建国中学老师赵君杰,代表其他两位老师分析试题特色。(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建国中学老师赵君杰,代表其他两位老师分析试题特色。(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建国中学赵英杰老师分析考题:化学中间偏难,素养题比例提高,学生须利用所学以外进行分析推理,且需要小心谨慎才能拿到分数,今年的图表题和推理试题大幅增加,可测验出考生是否有图表解读以及分析的能力,其中与生活相关的试题占有15题,比重明显提升,包括气体吸附、新冠疫情的相关试题,抗生素以及疟疾药物的开发,这些生活题型,可帮助学生把生活和化学连结,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在生活当中。此外,18-19题为化学和生物的跨科试题,有助于学生在分科测验时,利用不同学科知识做连结分析,并进行统合以及整理。参与解析试题的老师们一致认为整体课纲的实验内容偏少,但符合108课纲的精神,实验探究的题型有相对拉高,可以鼓励高中探究与实作课程正常发展,进行实验结果的统合分析与逻辑思考。

试题分析老师,由左至右为:吴淑芳老师、赵君杰老师、江慧玉老师。(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试题分析老师,由左至右为:吴淑芳老师、赵君杰老师、江慧玉老师。(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北一女吴淑芬老师表示:与去年的指考相比,首届分科测验素养题提高,符合108课纲探究的精神,学生需适应新题型,依情境中分析统合,需融入情境会更容易作答。此外,北一女江蕙玉老师表示,题型较为灵活,因108课纲的关系,学生在作答题目时须多用一点心,例如25-27题的题组,融合眾多实验的过程和步骤,学生需要将文字结合课本上学过的知识以及实验,才能融会贯通顺利解答,故同学们需多做阅读统合分析的练习。

大考中心提醒大家进校门前记得配戴口罩以及出示相关证明文件。(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大考中心提醒大家进校门前记得配戴口罩以及出示相关证明文件。(图/大考中心线上记者会截图)
#试题 #化学 #实验 #学生 #分科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