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两岸(丽水)品质农业高峰论坛8月10-11日,在丽水缙云举行,来自两岸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台商及台青齐聚缙云,以丽水“三农”故事作为引子一起探讨品质农业的发展。早在1200多年前,聪慧的丽水青田人就开始了“稻田养鱼”的农业生产方式,用行动告诉后人,即使没有大江大河,山里人依然能够发展渔业,并且稻鱼互助、和谐共生,充分将水稻田的价值发挥。如今充满老祖宗智慧的 “稻鱼共生”“茶羊共生”“茭鸭共生”“林菇共生”“梯田共生”等共生系统所延伸的“古法农耕”与“现代科技”正进行相融合,为丽水这座城市打造了最具品牌辨识度的品质农业,而这些传承与创新令许多在大陆耕耘梦想的臺湾新农人兴奋不已,“‘稻鱼共生’就是自然界的融合发展与永续经营”
2022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提出20周年,因“稻鱼共生”闻名的丽水青田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举办地,丽水“三农”故事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大陆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吴晶致辞时表示,丽水的品质农业证明浙江的山区县不仅有着高品质的生态优势,还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和极具潜力的投资空间。希望在浙江新农人立足乡土、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永续经营之下,丽水品质农业与臺湾农业产业界的交流亦蓬勃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眾多两岸知名嘉宾、业界大咖和两岸台青、台商一起讨论农业的融合发展,其中包括臺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臺湾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邱毅,原臺北故宫博物院文创部门总经理、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何春寰和台青台商代表,从“共生智慧”出发 谈乡村振兴促进融合发展
邱毅与丽台农业交流渊源颇深,从2018年开始持续参与丽水为推进两岸农业产业交流合作而举办的一系列论坛活动,对丽水的品质农业见微知着。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是促进两岸融合最好的纽带和媒介。在他看来,投入“乡村振兴”大熔炉,是台青实现自我价值并融入大陆发展最好的途径。
在大陆耕耘的茶道艺术家、岳山嘉茗创办人陈耘嘉毕业于臺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与管理硕士秉承“自然农法”致力农业永续发展,这次在缙云感受到“共生系统”的古老智慧,如同找到知音兴奋不已。在他看来,古老的农业传统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充满智慧的创意启示,相信两岸青年在乡村振兴领域大有可为。此外来自高雄的与会台青、筑田农旅创始人、成都诺爱艺术农场主理人庄慈芯也在分享中表示,品质农业是两岸同胞共创美好生活的“新引擎”,以文旅的“小融合”撬动两岸产业“大融合”,丽水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相信更多臺湾青年会看到这种“共生智慧”,从中找到融合发展契机。
大陆丽水品质农业的发展成果令人惊艳,论坛中两岸品质农业案例分享中,充分展现了两岸新农人耕耘不辍、积极奋进的创意和拼劲,更让现场嘉宾充分感受到品质农业正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共富之道”。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也谱写了许多华彩篇章。2012年开始,丽水组织各县(市、区)的农业部门和农业主体,多次深入臺湾考察学习,并引进臺湾人才,与丽水农业产业界携手推进丽水花园乡村建设和农文旅融合发展。
本届两岸(丽水)品质农业高峰论坛,以更加务实的态度,集合两岸农业人才和智慧,从最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两岸农业深度合作与交流、促进融合发展贡献丽水方案。论坛专门设置了“有缙道”文创头脑风暴环节,邀请与会专家建言献策,为县域农业公用品牌发展打开思路、活化创意,探索企业与品牌的“共赢之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