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臺南大学于8月12至14日举办校外与教学活动,参观与访谈澎湖地方庙宇门神彩绘及石沪建造技术之保存者,以推广「地方学,学地方」在地深耕精神,增进臺南学及地方文化的研究交流,让参与师生从「国宝级」的师傅们身上学习文化精神、匠人精神,更能体会到在地文化对民间深入的影响。
澎湖当地庙宇门神彩绘之技术保存者黄友谦师傅,如今已九旬开外。黄师傅的作品大多数集中在澎湖地区,师生实地考察与採录黄师傅精彩丰富的作品,看到黄师傅从青年时代一路走来累积的深厚功力与纯熟技术,直到现在九旬高龄依然可以运笔如有神,挥洒出一片绚丽的色彩,让参与师生十分佩服。
传统石沪利用现有地形与材料,使涨退潮之间的地利之便,运用石沪捞取潮间带的渔获。南大师生实地参观有「石沪的故乡」美称的白沙乡吉贝屿,感受先民的智慧结晶,了解前人如何利用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然而这门技术也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而受到衝击以至于有失传的危机,因此,当地有志青年也群起发动保存传统技术的风潮。本次参访师生也访谈石沪建造与修护技术传人,现年72岁的谢铭受师父,谢师傅曾经率队整修七美双心石沪,希望可以透过本次访谈与讲解,重新看见这一门传统技术在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会产生的变化。
安排本次校外教学活动的戴文锋教授表示,传统技术需要社会大眾认知到传统技术保存的重要性与传承的急迫性,南大人文学院近年透过实地考察、传统工艺技术保存与文化技术保存者的採访及影片录制,希望可以将保存在地传统技艺者介绍给社会大眾玉,让传统技术可以永续传承并有崭新的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