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叶宗和教授水墨个展-「以墨之名」,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第二展厅展开为期约三个月的展览,日前于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本开幕,南华大学释慧开副校长带领视觉艺术与设计学系硕士班师生蒞临会场恭贺。叶宗和教授水墨个展「以墨之名」,诉说生活、生命与生态三位一体有关的水墨故事,展出共约76幅作品,相当丰硕且多元,欢迎艺术界前辈与爱好艺术的民眾蒞临参观指教。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词表示,叶宗和的作品有传统,但也走出了传统,这是艺术家突破创新之处,相信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名字以「欢喜做,甘愿兽」为题,不论是名称或是技巧,均是叶教授水墨创作的独到之处。
叶宗和教授指出,自己大多数时间都在陪伴着学生,以及着力于行政与招生事务,此次借助四个俱足的因缘,才会有这次在佛陀纪念馆展出的机会:首先是刚到南华大学任职之初,带着学生到佛光山住宿写生四天,经慧传法师开悟后绘制了〈佛缘〉作品;在佛陀纪念馆尚未未落成时,即已随着南华大学教职员脚步踏上这里;而在担任主任秘书一职时,曾致赠给星云大师一幅水墨作品-〈听佛〉;后来以佛陀纪念馆大厅石板浮雕图像为对象,摹写成庄严的水墨作品-〈佛‧自在〉。
「以墨之名」是为了标示微小的自身存在,在彩墨洪流中不要随波逐流。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切入,回首创作的阶段歷程:第一阶段「长绳繫墨」-以绳墨代笔墨,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构关系;第二阶段「拟像传神」-追求质感的视觉美学;第三阶段「生命叙事」-透过蒙太奇手法,描绘生活环境中精彩的生命故事。而作品中的三张魔兽自画像,绘上活泼鲜明色调,也象徵即将退休的心境,希望能够从「欢喜做、甘愿兽」,跳脱到「自作自兽」(自己做自己很享受),再进展到「超享兽」的境界。然后,墨在心中,佛在心中,人在心中,建构属于自我的水墨创作长河。
开展仪式中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接受艺术家所捐赠的二件作品-〈佛缘〉及〈涤尘〉,馆方也回赠感谢函及纪念品。并由心保和尚、叶宗和教授、南华大学副校长慧开法师、荣誉功德主陈和顺、佛馆副馆长依润法师、南华大学人事室主任洪添福为展览揭幕。再由叶宗和教授带领心保和尚及眾多来宾进行作品导览,与观赏者最直接的互动,为开幕仪式画下圆满的句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