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暑假溺水事件频传,如何向学生宣导水域安全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创全国先例,与海洋事务与产业管理研究所一起合作,将开放水域安全结合师资培育课程,让这群「未来的老师」除了传授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成为具备水域安全知识与海洋素养的推广种子。
高科大拥有丰沛的产业教育能量,在110学年度获教育部核定成立师资培育中心,为国内技术型高中充实专业教师资源。今年高科大师资培育中心主任吴俊宪开创性结合高科大独创的水域安全推广教育课程,并于24日带领修习教育学程的师资生来到高雄永安乌林投海域,参与开放水域安全推广课程,希望藉由实际课程经验,让这群未来的高职教师,能正确宣导水域安全的观念进而推广。
吴俊宪表示,高科大作为技职领域的龙头,因应教育部非常重视的校园安全议题,首创师资课程结合开放水域安全,透过实际体验,让水域安全知识真正深植于未来老师的观念中,进一步推广给更多中学生,减少溺水憾事发生,这也是高科大师培中心有别于他校师资课程,独具特色之处。
高科大海洋事务与产业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丁国桓指出,溺水防治教育首重前端预防,也就是具备水域安全知识。在教学现场的老师往往不具备水域安全知识,只能够透过外聘师资来补强,然而,外部讲师可能仅着重救援技巧,而不具备教育专业。他进一步思考,既然水域安全如此重要,教育部更是列为每年暑假前的重点宣导项目,如果可以和师培中心合作,透过实际下水体验课程,让这群「未来的老师」能具备开放水域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现场的老师们除了传授该领域的专业,也能肩负起推广水域安全知识的重责大任。
计有来自水产养殖、轮机技术、航海技术、机电、化工等学系近20名师资生全副武装于乌林投海域集合,在中华民国水中运动协会教练群的带领下,先从「陆海空」的环境评估开始,一步一步教导师资生学习判断水域的安全条件,譬如消波块所在的海域其实水深较深,必须避免靠近。教练的解说深入浅出,也会引导师资生思考,未来如果带学生下水,环境评估的标准要如何界定。
高科大机电工程系研究生许家语受访表示,实际体验水域安全课程非常有意义,学校总在寒暑假告知学生不要去海边游玩,但没有说明真正会发生的危险及如何因应,来这里学习如何自救,她认为之后成为老师后就可以传授给学生这些资讯,不管是何种学群,都应该学习水域安全的知识,建议每一届的师资生都要参加水域安全课程。
高科大轮机系硕士生许嘉文说,将来他要任教的科系与海洋有关,如果在师资培育阶段就可以学到水域安全知识,未来可以教学生,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毕竟台湾是海岛国家,具备水域安全知识,可以降低发生意外的机率。许嘉文也补充,教练教导如何判断环境、是否下水的标准,以及在水里抽筋、意外落水要如何自救,或用怎样的姿势保护自己等待救援等,都非常受用。许家语说,比起课本上的知识,实际演练吸收得更快,印象也会更深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