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三月后,慈诚懿德爸妈只能改採网路、视讯和社群媒体来关怀学生,总是感觉少了「临场感的温度」。终于等到「面对面」的慈懿日家聚时刻,慈诚爸爸、懿德妈妈再次点燃与孩子互动的火花。

现场萤幕上播放着「猜猜我是谁」,是每一名学生的年幼「童稚照」,并开放全班同学猜谜,现场笑声不断,马上炒热现场气氛!慈诚爸爸、懿德妈妈让学生分组上台,陆续把代表「健康」的乒乓球,代表「家庭」的水,代表「兴趣」的弹珠,以及代表「生活小事」的细沙,讨论出优先顺序,逐一放到象徵「人生」的罐子里。然而当学生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各物件的象徵意义,就出现各式各样的排列组合,以及「溢满」画面。

懿德妈妈将大道理包装成游戏,让孩子参与并分享心得。(照片/慈济科大提供)
懿德妈妈将大道理包装成游戏,让孩子参与并分享心得。(照片/慈济科大提供)

「没想到,游戏背后有这么大的涵义!」护理科二年级学生刘孟瑄表示,先后顺序很重要,若第一步装错了,就会导致后面物品全装不下。就像懿德妈妈说的,不是把想要的全装进去,要学会取舍,更要懂得选择。懿德妈妈陈艺方表示,五专的孩子未满18岁,若单纯陈述大道理,不但孩子听不进去,甚至起反感。若包装成游戏,让孩子参与并当眾分享,反而让学生觉得备受尊重,也愿意敞开心胸,说出最真实的感受。

懿德妈妈贴心记录下孩子在台上的表演画面。(照片/慈济科大提供)
懿德妈妈贴心记录下孩子在台上的表演画面。(照片/慈济科大提供)

护理科四年级学生郑雅竹表示,碰到挫折或有心事,第一时间就会跟懿德妈妈说。因为,懿德妈妈不会骂我,反而像朋友一样听我诉苦,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导我如何解决问题,也缓解了我和亲生妈妈的紧张关系。

「二年前的儿童剧,雅竹扮演企鹅,今年改演斑马。看得出来,雅竹少了初次演出的生涩感,取而代之的是更自然的表演!」看到孩子的变化,懿德妈妈陈凤英满心喜悦。因沟通不良,雅竹常和亲生妈妈起衝突,不过,看到雅竹参与亲善大使后,不但修正脾气,更将儿童剧演出所学内化至性格,越来越懂事,觉得既感动又欣慰。

十月八日及十日,儿童剧将率先在台东及花莲演出!(照片/慈济科大提供)
十月八日及十日,儿童剧将率先在台东及花莲演出!(照片/慈济科大提供)

慈济科技大学因疫情暂停了整整三年的儿童剧演出,十月八日及十日,率先在台东及花莲演出。人文室主任谢丽华表示,儘管儿童剧因疫情中断,但是,学生的排练却没有因此停摆。儘管确诊、居隔的变数不断,学生也因此排练多个角色和台词,却没有任何怨言,也不打消演出的可能性,更欢迎大家一起来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蜕变!

#懿德 #慈济科技大学 #学生 #儿童剧 #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