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科技大学餐旅管理系学生为了不浪费食材,同时帮助社福团体,于每堂烹饪实作课后,由专人前往每间教室搜集没有用完的食材,整理包装冷藏保存起来,每个星期再把食材送给沙鹿食物银行,岁末年终,学生更自费添购主食食材,搭配剩余食材制作美味的便当送给食物银行,环保又温馨之举令人讚赏。

餐旅系主任吴胤瑱表示,从前年开始,系上教学课程配合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实作课烹煮剩余的食材,全部进行保存整理。每一堂课切下来蔬菜的边边角角,稍加利用烹煮后就能变成佳肴,因此,学生会搜集食材送给在地的食物银行,或是再加工烹煮变成便当,以符合SDGs确保粮食安全、消除飢饿、促进永续农业的目标。

负责搜集剩余食材的大二学生萧玟琦说,每个星期剩下的食材不同,包含红萝卜、西洋芹、黄瓜、甜椒等,这些食材有的是完整的,有的是同学切过剩下的,但皆还能烹煮食用,因此,搜集后每星期五送给在地的食物银行,「把用不到的食材分送出去,珍惜食材,大大减少浪费的罪恶感。」

萧玟琦指出,这学期总共制作3次便当,分送给沙鹿、龙井两个地方的食物银行。同学一起利用假日制作便当,前一天先进行前置作业,把当周剩下的食材分类、切洗,隔天一早6点多,10多位同学再一起到学校分工合作烹煮,接着骑机车把最新鲜、热腾腾的便当送到食物银行,在岁末年终前分送暖呼呼的爱心便当,看到民眾拿到便当的笑容,心也暖了起来。

同学指出,这学期共制作3次便当,分送给沙鹿、龙井两个地方的食物银行,在岁末年终前分送暖呼呼的爱心便当,看到民眾拿到便当的笑容,心也暖了起来。(照片/弘光科大提供)
同学指出,这学期共制作3次便当,分送给沙鹿、龙井两个地方的食物银行,在岁末年终前分送暖呼呼的爱心便当,看到民眾拿到便当的笑容,心也暖了起来。(照片/弘光科大提供)

学生黄旋洳说,每一堂课没用完的食材丢掉很浪费,能够搜集起来再捐给用得到的人,这种作法很棒,「虽然必须很早就到学校制作便当,但是很有意义,过程中可以学习如何掌控食材数量,避免浪费,能够发挥所学助人、回馈社会,很开心。」

「真的谢谢学生长期的帮助,热腾腾的便当也温暖了人的心。」食物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在疫情期间有不少家庭生计受到影响,学生的用心及爱心,对于生活较困苦的人来说,是一股暖流。

#弘光科技大学 #食物银行 #便当 #搜集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