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与产业实务创新链结计画(第零期)公布,东海大学在 A、B、C补助类别,全国64校159件申请案中,通过1A、1B和2C,总计4件,名列中南部大专院校最优。东海同时在教育部其他计画及国科会112年产学小联盟计画表现亮眼,有助研究能量整合及提升。

教育部于112至115年推动「第二期数位人文创新人才培育计画」及「人文社会与产业实务创新链结计画」。本次「112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与产业实务创新链结计画」首度徵件,东海大学即通过1A1B2C共4件计画。东海大学表示,近年对于人才培育、产学创新、永续发展的关注与推动不遗余力,在校务的中长程发展中列入计画执行。在丰厚的基础研究上,将以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等四个永续作为发展主轴,着重东海的特色强化与社会影响,将持续提升并展现东海大学在研究质量、跨域整合的能量。

东海大学对于人才培育、产学创新、永续发展的关注与推动不遗余力。(照片/东海大学提供)
东海大学对于人才培育、产学创新、永续发展的关注与推动不遗余力。(照片/东海大学提供)

东海大学社科院执行的「建构跨域人社韧性生态系-人文社会与科技前瞻永续之韧性人才培育」,由校长张国恩主导,率先以A类计画通过「1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与产业实务创新链结计画」(第零期),并以整合校内资源,争取600万元的补助为目标。在跨领域教师合作计画B类,为文学院副教授高祯临「当代多元叙事力的跨域整合与社会实践」;C类个别教师提升计画分别为社工系助理教授林秉贤提出的「{物理X社会X数位}空间感知教育:α世代三维度社会工作处置教学实践」、公行专班助理教授赖炳树主持的「应用设计思考于地方创生与社区规划实务」,共计拿到1A、1B和2C,在中南部大专院校中表现脱颖而出。

另外,教育部第二期数位人文创新人才培育计画由外文系副教授萧季桦以「数位游戏「与/语」人文素养:科技镶嵌之叙事」核定通过,期望培育出拥有国际视野与科技竞争力的數位人才。而另有教育部「跨領域教师发展暨人才培育计画—人文社科教育苗圃分区资源中心计画」,东海大学自107年第二期、109年第三期,去年12月再度拿下第四期的补助申请,由创新创业中心副教授罗际鋐主持的「子计画四—跨域师生共学共创聯盟—建构人文社会与科技前瞻永续人才培育」。

除此之外,国科会112年产学小联盟计画在研发处育成中心的推波助澜下,通过 1件新核定计画案,为化材系教授兼副校长张嘉修主持的「产业永续创新与智慧零碳技术开发及服务联盟」;另核定通过企管系副教授许书铭第一期第三年的「企业永续影响力联盟-SDGs 导入与实践」计画,表现亮眼。

#计画 #东海大学 #创新 #产业 #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