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是华人社会中最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人们从出生开始的很多习俗都跟牠们紧密相连。老松国小与臺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即日起至明年1月21日止,在中心二楼特展室设置「12生肖的故事」特展,其中包括12生肖的由来说法,和为什么猫不属于12生肖,而猫跟老鼠的争斗却与12生肖有关?欢迎大小朋友一同前往参观。
乡土教育中心主任张钦鹏表示,在中国古代,农民需要记得时间以安排耕种的步骤,于是按照自然的变化设计,每十二年轮替一次,用十二个字代表十二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但是人们记不牢,于是想办法挑选十二只动物,形成了十二生肖的习俗说法之一。在华人社会中,除了会用「12支、12生肖」来记年外,也会用此来除旧布新,以迎接新的生肖年到来。从出生、结婚到死亡,甚至是生辰八字、婴儿取名、婚姻嫁娶选日、往生出殡入土等重要人生阶段,也多与自己的生肖有关,为行事之前参考与抉择之依据。此外,每逢岁末年终,世界各地华人社会,除了办年货准备过好年以外,也会传送与当年生肖有关的吉祥话与祝福语。
本次展览共规划五个展区,分别为「12生肖的由来与相关习俗」、「邻国与大自然里的12生肖」、「万华在地的12生肖生活故事」、「12生肖的文创品与流行文化」、「12生肖的吉祥祝福与童谣欢唱」。本展览约计展出近百件各式与12生肖有关的物品,透过多元且深具百姓生活文化内涵的国内外12生肖相关展品、图文,以及万华在地宗教庙宇、传统产业、百年老店、新兴文创等与12生肖相关的物质文化,共同呈现出「12生肖的故事」丰富的多样性面貌。张主任表示,关于12生肖的由来有很多,但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起源于东方的华夏文化,主要的由来有四种,分别是:一、源自天文占星或星象。二、源自古人对图腾崇拜。三、源自古人的精怪信仰。四、源自民间的宗教传说。欢迎大家看完展览,拿着学习单一起思考,同时写下明年龙年的祝福吉祥话。
展场中也展出邻近臺湾的日本,因早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也衍生了所谓「12干支」的文化,有如我们的12生肖,而展品「天保年间古地图大陶盘」上除标示出当年日本江户时代国内各地的藩名与邻近各国之名称外,也绘制上12干支与相对应的12生肖。此外,本特展也陈列了诸如:臺湾早期农民历封面上有关12生肖的设计、臺湾古早12生肖牌与尪仔标上的12生肖、臺湾早期印有「反共大陆、解救同胞、团结奋斗、消灭共匪、还我河山、增产报国」等大时代标语的12生肖转转盘设计、中国古早12生肖升官图,以及世界各国有关12生肖的各种大大小小不同材质的动物造型。
除了风格各异的展品外,民眾更可以透过图文并茂的解说展板,来认识属于万华在地的生肖故事。例如:臺湾368个乡镇市区中,走在传统宗教庙宇数量与密度冠居前茅的万华区,除到处可见庙堂建筑文化中最具代表的「龙门、虎门、龙柱、石狮子」之外,也可发现以12生肖作为「石雕、砖雕、木雕、剪黏、交趾陶、绘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对象。近年由臺北故宫博物院与艋舺龙山寺一起合作推出的「嗨游龙宫:12生肖篇」中,故宫特别从其青铜器、玉器、多宝格、书画、文献、陶瓷近70万件的典藏文物中,找到与12生肖有关的物件,来对应艋舺龙山寺内的庙堂文化。
负责规划执行的缪思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行长高传棋表示,位于中万华艋舺西昌街青草巷与下崁兴寧街,以及南万华加蚋仔德昌街等巷弄里的传统青草店或蔘(中)药房内,也可见到以12 生肖为名的药材,诸如「鼠黏子(牛蒡子的别名)、牛膝、虎杖、菟丝子、龙胆草、蛇床子、马勃、羊肝、猴枣、鸡内金、狗脊、猪苓」等中药材,以及「粉萼鼠尾草、牛至、虎耳草、兔脚蕨、龙吐珠、蛇莓、马兜铃、羊奶埔、猴草、鸡屎藤、狗尾草、水猪母乳」等传统青草与香草名称。这些药材将透过教育推广活动的导览行程,带着大小朋友一起去青草巷寻找。
本展览即日起展至明年1月21日止,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免费开放参观,相关展览资讯请至臺北市乡土教育中心网站(http://hcec.tp.edu.tw)查询,或电洽02-2336-1704分明年机30江老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