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双语国家政策,教育部规定,2024年至少20所大专校院的英语课採全英授课比率达30%以上,至少有5%大学二年级和硕士班一年级学生,修习至少1门全英语授课课程,也就是EMI(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教学。
从2021年起,慈济科技大学连续拿到110至114学年度「大专校院学生双语化学习计画」的「普及提升学校」经费补助,超过900万,用于强化学生学术、专业英语能力,以及整合校级资源,投入教师增能及学生辅导支持措施。
教务处双语教学推动资源中心主任罗佩瑄表示,目前每学期都开设15门以上全英语课程,就像菲律宾籍学生为主的长期照护科专业必修课程,无庸置疑的採全英文授课。至今已有55名老师成功取得EMI全英授课专业进修课程证书。
尤其,每学年举办共18场次的「EMI Teachers’Forum双语交流教师分享会」,像是简报技巧、教师肢体语言、教学的视觉辅助、师生互动等个人经验交流,更开放线上非同步和实体的「EMI课程观课」讲座,评估老师实际授课状况,并给予回馈,期待提升老师的全英授课技巧。
不少系所选择在专题研讨置入EMI教学,既可以採小班互动,也能因应学生英语程度不一而微调。像是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在书报讨论与硕士论文写作上,也针对放射肿瘤科进行放射治疗的直线加速器的蒙地卡罗软体应用,採全英文指导。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主任洪茂钦表示,面对巴基斯坦籍的硕士班外籍生,只能用英文对话。加上医放系有许多专业的英文词汇,因此也会透过即时翻译app,与外籍生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沟通,以免造成误解。直线加速器蒙地卡罗模拟与应用授课老师张国平表示,原本大部分教学内容以英文为主,藉由分组讨论和外籍生互动,刚好可以推台湾学生一把,改以英文思考,进而降低翻译的依赖感。
资讯科技与管理系助理教授赖志明,分别在管理资讯系统、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採全英文授课。除了善用双语助教TA(Teaching Assistant)的支援,也发现「刻意」把外籍生安插在不同小组,藉由同侪之力互相影响,让英文口说较好的外籍生,带着其他组员一起练习;而台湾学生也会因为同侪激励,以及不服输的本能反应,而愿意更积极努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资讯科技与管理系二年级学生蔡妤谦(马来西亚籍)表示,「管理资讯系统」课程大多数专业词汇以英文为主,所以,透过全英文授课,能更精准到位,避免误差。同时,自己也会协助组员审稿、练习发音,让他们上台报告时,更有自信。
教务处双语教学推动资源中心主任罗佩瑄表示,技职教育的特质就是实作能力,若能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不但能强化职场就业竞争力,更能带动在地产业升级。所以,慈济科技大学不但与台科大结为EMI教育策略联盟,也会持续与各大专院校、中小学等,进行EMI交流合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