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高雄科技大学USR计画「邻家好渔形塑计画」,年初四即展开七天的「春季台日交流地方创生工作坊」,是USR计画中开设跨领域「I-Turn地方创生学程」下连续第三年举办的台日工作坊,针对少子高龄化、城乡发展不均、地方产业发展、社区营造等议题规划课程。包括日本高知大学、千叶大学在内共有三位老师及六位学生来台参与课程,也前进屏东林边乡、佳冬乡、东港乡等地,实地参访,了解在地文化特色与产业现况,彼此交流发现地方创生的机会。

工作坊邀请台湾地方创生基金会董事长柯勇全及高科大邻家好渔计画共同主持人李筱倩,介绍地方创生的基本概念;高科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陈怡君和清华大学服务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余德彰,共同指导创意思考课程,引道学生以更宽阔的思考方式找出创新想法,进而带入场域解决问题,未在地创造新价值。实际参访活动则包含:林边苦夫寮、林边车站、福记古厝、佳冬淹水墙、东港大鹏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华侨市场等,并藉着参观高科大邻家好渔计画设置于林间乡的据点「高科大创新服务中心示范渔场」,深度从养殖改良、环境友善、食鱼教育、产业行销,完整认识高科大一条龙的产业改造范例。

屏东东港华侨市场的採买体验成为「食鱼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挑鱼开始,到烹饪,最后分享渔获种类以及食用方法。台日两国饮食文化深受海洋影响,也带来非常多的交流激盪。(照片/国立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屏东东港华侨市场的採买体验成为「食鱼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挑鱼开始,到烹饪,最后分享渔获种类以及食用方法。台日两国饮食文化深受海洋影响,也带来非常多的交流激盪。(照片/国立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本次春季台日交流地方创生工作坊,高科大校内参与学生一共有11位,由于工作坊全程採英文进行,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精实的一次全英文营队,一次营队多重挑战,包括:跨文化交流、团队提案、语言提升。营队一共分为3队,台日学生混和组队,分别有针对地方观光、古厝再利用或并社区关怀融入环保等议题提出解决方案。

高科大邻家好渔形塑计画主持人刘文宏表示,工作坊成果一直以来都相当正面,也为两国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各自回到母国深入探索地方创生的更多可能。台日学生跨领域混和组队,在计画场域进行密集式课程,并透过跨国合作式的实地、实作等踏查、上课、分享经验、相互交流等活动,激盪出解决方案。刘文宏也藉机宣传,邻家好渔计画今年将举办「国际共好-地方关怀实践竞赛」的活动,参与团队可以累积地方创生计画概念实际推动的经验与能力,迈向成为地方创生专业的跨国跨域人才。

台日交流来到屏东东港的行程,除了认识红树林復育湿地公园外,也规划体验安全的水域活动,由在地创生工作者许圣文教练指导划独木舟,也分享其在地经营的初衷。(照片/国立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台日交流来到屏东东港的行程,除了认识红树林復育湿地公园外,也规划体验安全的水域活动,由在地创生工作者许圣文教练指导划独木舟,也分享其在地经营的初衷。(照片/国立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高科大 #USR计画 #地方创生 #社会议题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