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学大学暨附设医院今日下午与国立臺湾美术馆签署「失智友善人才培育与照护处方合作备忘录」,协议约定由中山医大培育失智照护的青年人才、中山附医专责疾病照护,国美馆则提供艺术辅疗的场域,共创「失智友善、文化平权」的终极目标,为台湾的失智症家庭照护提供结合生活活动设计与非药物治疗的另一重要选项。
由中山医大校长黄建寧与国美馆馆长陈贶怡代表签署的「失智友善人才培育与照护处方合作备忘录」,以产学合作方式整合大学培育人才、医院疾病照护以及美术馆艺术资源疗癒与纾压的各自强项,推动以「生活处方签」的概念,每两个月举办「友智艺同」失智症家庭守护活动,由失智友善的导览员和中山医大学生共同协助,让中山附医失智共同照护中心所服务的失智症家庭,能在国美馆享受艺术人文导览和共享家庭关系增能的机会。与会者包括中山医大副校长张育超、主秘王祖兴、教务长张元衍、医学系副教授暨中山附医副院长郭慈安,以及国美馆副馆长汪佳政、主秘亢宝琴、推广组长尤文君等人。
中山医大校长黄建寧指出,失智症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重要议题,中山医大提供学生有系统的学习失智症相关的专业知识,并透过附设医院专业人员的指导,参与失智症个案的服务,累积实务经验,除了善尽大学社会责任,也让学生为毕业后投身失智症照护工作做最好的准备。
国美馆馆长陈贶怡表示,透过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希望能藉由双方合作,促进社会对失智症的认知,破除对失智症的误解和污名化,让失智症家庭都能够享有与一般民眾同等的艺文近用权、社会参与权,以及美好的生活品质。
本次合作案的推手为中山医大医学系副教授、同时也是台中市失智共同照护中心-中山附医副院长郭慈安表示,台湾每30分钟即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并以每年2万人确诊的速度不断增长。面对此一巨大的社会成本与照护资源需求,需持续加强与医疗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并由教育出发培育更多优秀的失智症照护人才,才能创造更加友善和关爱的失智症社会环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