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佩津曾在臺东县丰年国小担任特殊教育老师,陪伴一群特殊的孩子学习成长。面对各种学习障碍的学生,他在课堂上从不低估他们,并且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他订下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能找到自我的价值,以及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蔡佩津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满分,而是用心完成每件事。她认为,虽然孩子们有各种限制,但这些限制不能成为他们无法成功的理由。她曾教导一位三年级、轻度智能障碍的学生学会数学中的除法,而当时他的普通班同学尚未学会。这位特殊生后来在普通班教起同学除法,令普通班老师感到惊讶。丰年国小的小朋友们经常追着蔡佩津,希望能到资源班上课,因为看到其他学生在资源班学习后有很大的进步。
特教生是多元的族群,涵盖不同的障碍类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学习上的困难。例如,有的无法识字,有的阅读缓慢。为了发掘他们的天赋,瞭解自己的能力所在,蔡佩津会先了解孩子的状况,再个别调整教学方法。例如,为识字困难的同学在考试时提供参考字库,为阅读缓慢的同学把题目一题一题念出来。有了这样的协助后,孩子们有的可以考到班上前三名。
蔡佩津强调,不应只看到孩子的障碍,而是要看到他们的能力。她希望孩子们发现自己可以做到,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没有产能的人。孩子们发现自己可以学习,甚至能比同学学得更好,眼睛都充满光彩。
与特殊的孩子们在一起,给予了蔡佩津满满的感动。她曾教孩子学会三位数乘三位数的复杂计算,对特教的孩子来说非常困难。她使用各种教具和顏色教学,孩子们仍难以掌握。某一天课程结束后,她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已经换了第五种方法,但还没有学会,没关系,明天我们再试下一种方法,一起努力好吗?」全班同学反过来给老师加油打气。下一堂课,两个孩子学会了,蔡佩津兴奋地告诉同事,这让她比中乐透还开心。
蔡佩津的求学生涯中,有几位老师对她影响深远,让她立定成为老师的志向。国小老师陈品秀带领全班到图书馆找资料,教导他们做报告,并不时鼓励引导,令蔡佩津对教师这份职业产生憧憬。国中时,她在面对升学压力和同学霸凌时,幸亏老师张立宛总在她情绪低潮时伸出援手,让她更坚定要成为一位好老师。
进入教学现场后,蔡佩津与一群资深特教老师成为伙伴。他们无私地分享教学经验,帮助她解决课堂上的难题,让她备感温暖。
虽然早已经是正式教师,但在2023年,蔡佩津又挑战自我,参加教师甄试,录取国立臺东大学附设实验小学的一般教师,转换到普通班。回首与特教孩子的相处时光,她对这段路程充满感谢。与特殊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她必须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着眼于希望。这些特殊孩子教会她拥抱乐观态度,永远看向希望的方向。她期许自己能将这希望的火炬,带进下一个教学现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