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臺湾师范大学自2021年获教育部评选为「大专校院学生双语化学习计画」第一期重点培育学校以来,在目标明确、策略具体、认同行动中,积极稳健推动双语教育计画,近三年已有显着成效,显示出全方位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力。

臺师大在计画获得通过后,立即成立「双语教育推动办公室」,统筹全校双语大学计画策略与执行。首先进行学校情境分析,掌握学校推动双语教育的资源与优势,透过各种不同的会议,徵询利益关系人的意见,共同讨论凝聚共识,规划35项务实但具挑战性的绩效指标,所有的推动指标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上,逐年提升。此计画强调EMI课程的推动,除了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的配合才是课程成功的关键,因此,全校的学术单位与行政单位通力合作,全方位营造双语学习环境,积极打造属于臺师大特色的双语教育推动模式。

目前臺师大外籍教师已达51人,境外生人数占比12%,为校园带来多元文化与多语言的学习氛围。臺师大的双语大学计画由吴正己校长亲自督导,定期召开推动委员会,评估执行成效并滚动式修正目标与策略。吴正己校长强调:「臺师大不是要变成全英语大学,而是运用双语大学计画结合校发计画强调的接轨国际,打造双语甚至多语的学习环境,迈向国际化。」

臺师大将双语大学计画定调为「从选择中开创机会」,提供学生更多EMI课程的「选择」,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双语能力,进而开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首先,配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採三阶段的课程发展模式,从基础英语学习课程、专业领域之学术英语,跨接到各学院之EMI专业课程,透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英文素养。其次,提供多元的课程,让学生选择。第三,拥有全国唯一的IB国际师培学程与首创的产学合作EMI课程,让学生体会英语力与就业力的关连性,激发修课动机。

臺师大教务长刘美慧表示:「臺师大的EMI课程从计画实施前的497门,到112学年度的886门,课程数增加了78%;全校超过5成的学生修习过EMI课程。」目前大学部所有学系皆已提供至少18学分的EMI课程架构,研究所阶段提供将近7成的全英语学位学程,另有跨领域的全英语学分学程。臺师大也在113学年度设立4个全英语大学学位学程,其中的全球研究全英语学士学位学程,已招收来自14个国家的35位外籍学生,充分体现了臺师大的国际吸引力。

文学院英语能力讲座。(照片/国立臺湾师范大学提供)
文学院英语能力讲座。(照片/国立臺湾师范大学提供)

臺师大设立英语学术素养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Literacy, 简称CAL),为全国首间以学术英语为核心的辅导中心,聘请10多位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辅导员,提供一对一学术英语写作和口语谘询服务,每周平均辅导能量超过80小时,寒暑假也提供谘询服务,提供的谘询能量全台最高。

CAL也提供学术英语写作与口说专业课程、举办工作坊、写作营、讲座及自编教材、制作学术英文教学影片、Podcasts、专业书籍和语料库等资源,并引进AI工具融入谘询辅导,协助学生完成EMI课堂作业和报告,以及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臺师大星巴克」之称的英语学术素养中心,其运作模式与空间营造,更已成为许多大学前来取经学习的实例。

英语学术素养中心学术英语讲座-外贸协会培训中心讲师分享。(照片/国立臺湾师范大学提供)
英语学术素养中心学术英语讲座-外贸协会培训中心讲师分享。(照片/国立臺湾师范大学提供)

此外,邀请境外生进入大一共同英文课堂进行文化分享,成立以境外生与本地生共读的英语读书会、英语聊天室,提供学生更多赴外交换机会,让学生不只学习语言也学习文化,培养具备国际观及多元文化素养的跨文化领导人才。臺师大刘以德国际长提及,臺师大的境外生与国语教学中心的外籍学生人数居全台之冠,这是双语大学计画跨文化共学最佳的人力资源。

臺师大EMI教学资源中心成立至今,已服务88所大专院校,有307位教师及234位学生获得本中心的EMI培训认证。因双语大学计画发展的各种线上学习资源,也免费提供全国大专师生使用,已有非常多人受惠。

刘美慧教务长指出,臺师大对于执行双语大学计画有高度的期许,不断研发适合臺湾文化脉络的双语教育模式,已经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共同发展EMI教师培训课程模组,今年暑假已有21位全国大学教师完成移地训练,成功获得臺师大与德州大学联名的证书。目前正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携手合作,发展另一种模式线上与实体整合的教师培训课程,预计今年10月推出。

#臺师大 #双语教育 #EMI #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