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长期以来深耕地方,从嘉义县大林镇出发,以系统性透过各部会计画、教师社群、学生行动与场域共同协力,推展地方文化,打造宜居城镇,推广国际慢城意涵,并协助许多城镇推动慢城,近年来与连江县东引乡亦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该校社会责任实践计画办公室执行长叶月娇于8月28日至9月1日受邀率团队前往东引参加「慢城培力工作坊」,不仅加深双方的交流合作,更与东引乡公所携手培力慢城公民,并让东引乡于2026年成为台湾唯一具生态岛屿特色的国际慢城为目标。
「国之北疆」连江县东引乡是中华民国最北的领土,除了具有战地特色之外,闽东建筑与文化更是有别于台湾其他的乡镇。连江县县长王忠铭表示,东引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性非常符合慢城理念,成为国际慢城对提升旅游品质及推广慢游游非常有帮助。
南华大学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画办公室(USR)执行长叶月娇教授指出,国际慢城(Cittaslow International)源自于义大利,目前全世界已有301个国际慢城,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也就是「宜居的城市」,台湾目前已有六个国际慢城,每一个城镇都有不同的特色,也朝向城市国际化,吸引国内外的背包客前来踏查或长住(Long stay)。
连江县东引乡乡长林德建表示,自2021年开始,东引就决定要申请国际慢城,不仅已经设计具有迷彩风格的蜗牛Logo之外,更积极参与台湾慢城联盟的年会及活动,这次的培力工作坊非常感谢连江县产业发展处的支持,也感谢台湾慢城联盟主席的支持,特别是台湾慢城联盟主席三义乡吕明忠乡长,带领课长同仁及联盟执行秘书。另外,竹田国际慢城前乡长傅民雄、台中市和平区公所承办人洪斯含、徐小雅、台湾慢食协会理事长叶国宪、南华大学双语办公室主任郭玉德,以及东引乡副代表,指挥官及乡亲等超过100位参与者共襄盛举,两天的课程让慢的哲学和国际化能在东引落实。
身兼泰利食堂老板娘的蔡欣如,以东引媳妇角色担任海上看东引的解说员,搭配产发处处长林志丰的地质解说,东引慢城未来可以成为环境教育场域,让各国旅客在东引享受矶钓之乐以外,也能看见特殊地景之美。推动慢食是慢城的理念之一,担任台湾慢食协会理事长的叶国宪主厨,特别协助学员利用东引在地的淡菜、红麴、和东涌陈高等,开发出具有战地风味的创意料理。此外,三义乡「心艺十三生活创艺」木雕艺术家吴宗彦老师、陈佩吟老师,也带领学员一起创作专属东引的木制装饰品,搭配东引原本就擅长的地景艺术,让东引的阳刚融入阴柔的美。
南华大学校长高俊雄表示,申请国际慢城需要盘点七大面项72项指标,过去熟知的八大公约之一就是,城市人口必须少于5万人以下,近年来,国际慢城组织也积极推动大都会慢城(Cittaslow Metropolis)。南华大学USR团队受到国际慢城理事长的鼓励,也希望可以协助台湾具有国际慢城理念的大都市,成为台湾指标性的大都会慢城。该校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林俊宏也补充说明,南华大学扩散慢城意涵,将辅导与陪伴台湾慢城的经验,结合韩国经营永续慢城的策略,典范转移至泰国清迈,协助怕尧大学辅助特色城镇成为泰国第一个慢城,相信慢城重视低碳永续,以及增进城市生活品质,一起携手迈向国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