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观光休閒与餐旅管理学系与中华民国户外游憩学会联合主办的「2024第26届休閒、游憩、观光学术研讨会暨国际论坛」于9月27日在南投埔里的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盛大举行。本次会议匯聚了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专家,总计250人参与,户外游憩学会理事长郭彰仁与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校长武东星与观光休閒与餐旅管理学系系主任黄裕智共同主持了本次活动。

来自世界各地的三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永续观光领域的研究与见解。首先登场的是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徐惠群教授,她是全球旅游管理领域的权威之一,曾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任教,目前是观光领域最顶尖期刊《Tourism Management》期刊的主编,发表了超过300篇经过同侪评审的论文。她的研究重点包括接待业和旅游行销、游客行为、居民情感与刻板印象、酒店品牌以及服务品质。

暨大校长武东星(中)与观餐系系主任黄裕智(左二)与三位国际讲者。(照片/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提供)
暨大校长武东星(中)与观餐系系主任黄裕智(左二)与三位国际讲者。(照片/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提供)

在本次国际论坛中,徐教授以「透过社会倾听促进社会可永性观光发展」为题,探讨了社会倾听在促进社会永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她强调,社会倾听是一种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社会需求的有效工具,从而制定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光策略。徐教授指出,在观光发展中,瞭解居民和游客的真实需求和感受至关重要。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观光业者和政府机构更好地调整他们的政策,以达到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的目标。此外,徐教授还强调了社会倾听在建立信任和促进社会凝聚力方面的作用。她表示,当地居民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在观光发展中常常被忽视,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出现了社会紧张和矛盾。因此,她呼吁观光业界要更加重视社会倾听,并将其纳入到永续发展的策略中,从而实现更为和谐和长久的观光发展模式。

世界观光顶级期刊Tourism Management主编Cathy Hsu演讲。(照片/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提供)
世界观光顶级期刊Tourism Management主编Cathy Hsu演讲。(照片/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提供)

紧随其后的是的澳洲昆士兰大学商管学院的Bob McKercher教授,他自1990年起成为旅游学术界的重要一员,并在加拿大旅游业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McKercher教授拥有澳洲墨尔本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发表了超过300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他是《自然旅游的商业》、《文化旅游》和《旅游理论、概念与模型》的作者或合着者,并曾担任国际旅游学术研究学会的会长。

在他的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实现永续旅游业的挑战」,他指出,旅游业在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这导致了许多旅游目的地出现了环境退化、资源枯竭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他强调教育和公眾意识提升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当游客和当地社区都充分认识到永续发展的重要性时,旅游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转型。他建议旅游从业者应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旅游项目,并在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和运营中引入更多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措施。

来自瑞典农业科学大学Anna María Pálsdóttir教授则带来了她在自然景观设计和人类福祉领域的专业知识。Pálsdóttir博士致力于推动自然疗法和促进人类福祉的永续户外环境设计。她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设计能促进健康的户外环境,特别是针对城市和近郊地区的人类健康与福祉。

Pálsdóttir博士以「自然的原始魅力:敬畏体验的设计」为题,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能激发敬畏感的旅游体验来促进人类福祉。她强调,与自然的深度接触不仅能够带来心灵的平静和放松,还能够提升个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越来越多地面临压力和焦虑,而自然疗法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设计与自然深度互动的旅游体验,可以帮助游客减轻压力、提升幸福感,从而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她还分享了她在瑞典斯科纳地区推动自然疗法纳入当地医疗体系的经验,并介绍了她所设计的品质保证系统,这套系统已经成为北欧地区自然疗法的标准之一。Pálsdóttir博士强调,未来的旅游业应该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并积极探索如何将自然疗法与旅游体验结合,为游客提供更为深度和有意义的体验。

暨大校长武东星表示,暨大观光餐旅系是臺湾少数国立大学设立观光休閒与旅馆管理的科系,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成功促进了国际间在永续旅游发展领域的知识交流与合作,三位国际知名学者的精彩演讲,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学术内涵,也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另外,随着国际论坛的举行,还有将近80篇国内学者与学生的论文发表,引领了臺湾观光游憩研究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向前行。

#暨南大学 #永续观光 #国际论坛 #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