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慧技术的迅速发展,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普及。为探讨AI时代对媒体识读的影响,义守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眾传播学系举办「传播与媒体生态电视座谈会」,邀请业界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如何提升AI时代下的媒体识读能力」。座谈会从社会、教育及政府三个层面切入,解析AI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与挑战,期望帮助大眾有效辨识科技所传递的资讯,提升媒体素养。

座谈会聚焦于「深偽技术」的应用与挑战,该技术可以将个人影像迭加至其他素材中,创造出逼真的身份偽造效果。儘管在影视与教育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其在政治操控、网络诈骗等负面影响上,已引发社会关注。

大传系透过课程与活动结合,实际参与节目制作,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与媒体识读素养。(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大传系透过课程与活动结合,实际参与节目制作,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与媒体识读素养。(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此外,AI生成器所生成内容的真实性问题,也是当前热议的话题。与谈人之一—义守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侯政男指出,AI工具虽大幅提升新闻处理效率,但也带来了虚假资讯的风险。他呼吁产官学界应携手合作,共同建立AI应用的责任共识,确保其发展与应用符合社会伦理。国立臺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副教授蔡蕙如则强调,AI并非完全中立,其正面与负面的影响需理性看待,尤其是科技利益归属与伦理问题,应该引起更多关注与深思。

担任节目议程组的大传系大一生杨建勋表示,参与此次座谈会让他在实际操作摄影器材与电视节目录制的过程中,累积了宝贵经验。大传系主任李嘉崑表示,本次座谈会不仅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AI技术对媒体生态的影响,更让他们透过实际参与节目制作,累积实务经验,并强调AI时代对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希望透过课程与活动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与媒体素养,未来能在职场中发挥创新价值。

义守大学举办「传播与媒体生态电视座谈会」,邀请业界与传播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探讨AI深偽技术与产业趋势。(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义守大学举办「传播与媒体生态电视座谈会」,邀请业界与传播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探讨AI深偽技术与产业趋势。(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此次座谈会探讨了AI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会,并强调在科技发展快速的时代中,提升媒体识读能力的重要性。义守大学大传系自创设以来,培养了眾多业界杰出专业人才,包括荣获第59届广播金钟「儿童节目奖」的杨淳盛、制作《Danny的市场肚》赢得第57届广播金钟「教育文化节目奖」的陈子云,以及摘得第58届金钟戏剧类节目摄影奖的电视剧《模仿犯》,担任摄影团队的詹晨智等优秀校友。义守大学强调多元化教学与实务训练,让学生在毕业后能接轨职场发挥专业,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AI #义守大学 #媒体识读 #大传系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