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臺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兼人工智慧营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曹誉钟讲座教授有感于时局变化与产业面对的问题,提出供应链韧性评估架构与指标,带领研究团队与工研院合作开发「供应链韧性提升体检服务平台」。已有超过百家的企业参与此韧性评量,服务产业扩及电子资讯、精密机械与民生化工等。他也凭藉包括此一韧性评估平台及其他结合学术与实务的多项成果,荣获「2024年度台达年轻学者科技讲座」殊荣。
「供应链韧性提升体检服务平台」是个以评估工具为主的系统,其核心即为曹誉钟提出的供应链韧性评估架构,透过问卷调查对企业进行供应链韧性不同维度的全面评估,经由平台的健康检查,企业可掌握自身数位、分析、决策、合作与永续五大能力于产业中表现排名,并以数据量化方式进一步强化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曹誉钟语带兴奋地分享,「供应链韧性与智慧物流管理评估表建置」是个相当超前的评估指标,可扩及各个产业帮助企业做供应链与生产、管理决策的建康检查。未来将计画结合人工智慧技术进一步优化评估模型,帮助企业精准掌握五大能力的表现及提升供应链韧性。
于此之前,曹誉钟已带领臺科大硕、博士生于多个奖项中取得重要成就。曹誉钟分享,智慧制造研究涵盖场内与场外应用,除指标型「供应链韧性提升体检服务平台」的厂外应用,厂内应用方面则有针对机械手臂如何解决大小不同的纸箱堆迭问题,优化物流仓储中的栈板使用效率。不仅解决传统设备只能处理大小相同物件的限制,还能考量重心与材积等复杂因素,达到物流仓储作业的最佳与智动化。
关于人工智慧技术应用于多元产业的开发,他提到团队曾开发「服装设计师推荐系统」,藉由爬取市场热卖款式分析设计元素的网路公开资讯,进而预测流行服装市场潜力。此外,透过运用人工智慧方法,已协助企业在需求预测、标案预测、排程派工、人员排班、瑕疵检测、品质预测、排版优化、配料组合、运输及库存优化等实务问题,提出更高效之解决方案。
除实务操作,曹誉钟也不忘提到学校与业界的密切产学合作计画。他指出,产学合作核心价值在于找到真正影响产业的关键问题,需要长期经验累积。目前臺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及人工智慧营运管理研究中心与臺电、中华邮政、统一、全家、物流协会等多家企业合作,为产业量身打造训练课程。
回顾研究歷程,曹誉钟坦言,产学合作的挑战在于发掘并定义核心问题,这需要大量经验积累。他也强调,正是这些挑战促使研究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未来,期望在智慧制造与物流及人工智慧应用上继续突破,并结合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加强供应链韧性提升体检服务平台的永续发展评估细节,进一步扩大学术与实务的影响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