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学1日携手内政部消防署与德国联邦救难犬协会(BRH),于校园内举办全国最具规模的特种搜救犬训练。BRH副主席Mrs. Ulrike Gehner亲率11位国际教官来臺指导,集结全臺40组人犬搭檔,展开「路径追踪」强化实战课程,提升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能量。
面对极端气候与地震灾害威胁,搜救犬在救援任务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强化臺湾在国际人道救援的能量,东海大学化身救援教室,联手内政部消防署特种搜救队与德国联邦救难犬协会举办「德臺搜救犬训练」。
特种搜救队表示,此计画已与BRH合作近十年,今年特别选择在东海大学举办。因东海校园占地广阔、具备多样地形,成为少数可同时模拟都市与自然环境的训练基地,大幅提升实战效益。为期六天的训练结合草原、林荫步道与多样地形,让搜救犬能于自然环境中完成长距离嗅觉追踪与多情境模拟。
东海大学副校长詹家昌指出,搜救犬的角色不仅局限于重大灾害现场支援,未来也将投入走失协寻与公共安全任务,是守护生命的重要伙伴。东海大学很荣幸以教育场域助力社会实践,展现大学作为社会赋能基地的价值与使命。这次近距离感受人犬互动、合作的过程,深刻体会救援任务背后的专业精神与无私奉献。
BRH副主席 Mrs. Ulrike Gehner 表示,此次课程包含理论讲解、奖励技巧、犬只肢体语言判读、助手操作、团队默契培养与实战演练。她强调,搜救犬训练的核心不仅是技术,更是人犬之间的信任与默契,唯有长时间互动与模拟,才能在真正的救援现场发挥最高效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