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东南约40公里处,有一个名为Mes Aynak的铜矿区,被认为在公元3至7世纪是一座城市,因此当地政府于2009年,对此进行规模性开挖,日后出土佛塔、佛像及壁画等文物,而近日甚至挖出佛经抄本,震惊考古学界。
综合外媒报导,一名法国地质学家于1963年,对喀布尔附近进行研究,发现Mes Aynak曾为巨型宗教聚居,且是连接亚洲及中东的关键位置,而经过开挖后,果真出土寺庙建筑群、壁画、400多尊佛像及佛塔,2017至2018年间,又在遗址的山坡上,发现了用梵文书写在树皮上的经文抄本。
当地考古局推测,出土地点可能曾有经书典籍的保管设施,也印证了此地曾是繁荣的佛教城市,而解读抄本的日本佛教大学教授松田和信表示,此抄本写有大乘佛教的《般若经》及《弥勒下生成佛经》,更指人们普遍认为,玄奘从西域带回的眾多佛典已被翻译成汉文。
而协助遗址保护及修復的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前田耕作指出,能发现初期佛典极为罕见,根据唐代僧人玄奘于游记《大唐西域记》记载的佛教国家「弗栗恃萨傥那国」,描述「气序劲寒,人性犷烈……深信三宝,尚学尊德」,推断Mes Aynak可能为「弗栗恃萨傥那国」,且地理位置相近,因此玄奘7世纪时曾到过此地。
不过较具争议的是,遗址附近含有大量的铜矿,且阿富汗政府已于2007年,将30年的开採权卖给大陆企业,许多人也忧心遗址是否会受到影响,而阿富汗考古局局长表示,要将遗址全挖掘完毕,还需数十年的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则强调,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呼吁阿富汗政府应极力保护歷史文物。
文章来源:ibtimes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