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许多灵异鬼怪传说,当地民俗学大师柳田国男在《和日本文豪一起找妖怪》中,汇整来自各地经典鬼故事,无论是路边的石头、树木、池塘和山脉,都可能和妖怪有关;而随着时间披上更深的神秘色彩,甚至和在地人生活变得密切,长久下来更融入大眾生活。

【精彩书摘】

治咳婆婆

我想祂以前的容貌应该十分安详吧。如果不是这样,应该不会特地从地狱来到人间,这么亲切地关心着活在人世的小孩。如今,三途河的老婆婆依然露出可怕的表情,是孩子们的好朋友。

距今大约四十年之前,在浅草有一个小小的姥姥潭(姥ヶ渊,Ubagahuchi),人们流传着一个关于家里放着石头枕的恐怖民间故事。浅草的观音菩萨化身为美少年,来到鬼婆婆的家,借宿一晚,不知情的婆婆以石槌敲击石头枕,却误杀了心爱的独生女(女儿当晚代替少年睡在石头枕上),婆婆十分悲伤,忏悔后投湖自尽。相传人们因此称婆婆自尽的地方为姥姥潭,据说也有人相信,向这座池子祈求,一定能治好孩童的咳嗽。把酒盛入竹节中,挂在岸边的树枝上供奉,很快就会痊癒了,看来姥姥神也是守护儿童的神明。(《江户名所记》)

凡事一定都有原因,通常人们都在水边祭拜姥姥神。如同臼井的阿辰大人,因为有许多故事说明了死于水中的女子,魂魄将会留在原地。静冈市往东不远处,从东海道松树林荫道往北走四、五十间(一间约一‧八公尺)的地方,有一座相当有名的姥姥池。若旅人来到此处的岸边,大叫:「姥姥没路用。」池子里的水就会忽然往上涌翻腾。

「没路用」也就是「不管用」的意思。关于这一点,也流传了各种版本的民间故事,当中果然也有与咳嗽有关的故事。据《骏国杂志》记载,从前有一名奶妈,抱着主人家的孩子来到池畔,孩子咳了起来,咳得非常痛苦,奶妈想汲水给孩子喝,于是把他放在地上,但因为孩子太不舒服了,没想到一不注意,就跌进池子里淹死了。奶妈觉得自己愧对他的父母,也投水自尽了。后来,祂一听见「姥姥没路用」,便觉得十分不甘心,所以若是向祂祈求,也能医治咳嗽。还有另一个故事,姥姥是金谷富翁这个大户人家的奶妈,为了保佑年轻主君的咳嗽痊癒,她向这户人家旁边的地藏石像祈求,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主人家幼儿的存活,后来,不仅那个孩子的咳嗽治好了,也能拯救罹患同样疾病的人。一般来说,每次听到的传说都会有一些出入,总之,这座池子旁供奉着治咳的姥姥神,在某些时代里,祂似乎成了地藏石像。不管是地藏石像还是马路神,都是非常喜爱孩童的神明。(《安倍郡志》。静冈县清水市入江町元追分)

假设姥姥神跟子安大人是同一个神明,是位一直在保佑儿童安全的神明,为什么后来会演变成专医治咳嗽之疾?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曾经有人探讨过这件事。上总国南端,有一座叫做关(せき,Seki音同咳嗽)的村子,以前,这里曾经有两颗高约五尺,周长约二十八尺,呈八角形,上面有洞的石头。很久以前,这座村子设了关口(设于交通要衝的检查站)大门,这石头就成了大门基座,当地人称为关的おば(Oba ,音同老婆婆)石。有人认为おば石应写成御场石,不过大部人的人都认为应该写成姥姥石,近年来,由于道路拓宽的缘故,撤除了其中一颗石头,后来,村里就灾祸不断,于是找了替代的石头,立在南方的山上,于是人们称它为姥姥神,开始祭拜祂,但也有不少人把留在原处的另一颗石头当成姥姥石。据说祂跟其他地方的神灵石头一样,只是这一百年间,重量又多了一倍。(《上总町村志》。千叶县君津郡关村关)

早在一百年多前,一位名叫行智法印的江户学者便提出一个说法,他认为治咳婆婆其实就是关的姥姥神,因为せき的关系,人们才会开始祈求治咳(《甲子夜话》六十三),不过他不晓得上总关村的おば石之事,关的姥姥神也不只存在于上总及安房(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千叶县南部)的交界处。最有名的就是从京都前往近江(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滋贺县)的逢阪关口,有一个名为百岁堂的姥姥神。后来称为关寺小町。据说小野小町(生卒年不详。平安时代前期的女性歌人,六歌仙之一,相传为绝世美女。)年老后住在此地,现在的木像是一位拿着短笺及毛笔的老太太,以前则是表情更狰狞的石像,也许更早之前只是一颗平凡的天然石头吧!行智法印等人认为せき也有堵塞之意,道祖神甚至也有同样的意思。总之,关东地方的道祖神通常都会把石头雕刻成男人与女人的模样,姥姥石也会跟爷爷石两两成对,原本可能有更多石头,不过人们只重视老婆婆,于是两颗石头的感情就愈来愈差了。

也许另一个原因是随着阎罗王的信仰盛行,各地的寺庙也开始祭祀起三途河老婆婆的木像。寺庙称这名表情狰狞的老婆婆为夺衣婆,祂会在前往地狱途中的三途河畔关口等候,等着剥掉在世间为非作歹的恶徒亡灵的衣服,这是祂最有名的故事。在《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仏説地蔵菩萨発心因縁十王経)这本日本编篡的经书里,详细记载这个故事,看了这个故事后,可以得知夺衣婆绝对不是寡妇,祂的另一半是名为悬衣翁的老爷爷。

「鬼婆为惩罚偷盗,折断双手指头,鬼翁厌恶无义,将头脚綑成一处。」看来两人应该是夫妻吧,不过人们多半只雕塑老婆婆的木像。此事也有深层的意义,但各位大概会觉得无趣吧。总之,自从祭拜夺衣婆之后,姥姥神多半形单影只,表情也愈来愈狰狞了。

自从江户人开始献炒豆子给关的婆婆后,市内的寺庙便多出好几十尊老婆婆的木像,直到今日,每逢中元还是有人前往参拜。后来,流行病盛行的时候,开始传出有人看见表情狰狞的老婆婆爬进家里的故事,相似的故事也愈传愈多。有个老婆婆叫甘酒婆,爬进来便问有没有甜酒,人们通常认为祂是瘟神。这时,家里有可爱孩子的父母会连忙去祭拜某处的老婆婆神。而江户的关婆婆之所以开始传出这样的故事,我认为那一年肯定是重感冒流行的年度。

儘管如此,对于留下治咳婆婆这类古早之前传下来的名称,或是为什么有人会去这种老婆婆石像面前,祈求儿童的疾病,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原因了。三途河老婆婆的三途河,一样跟「关」有关系。在偽造的《十王经》里,三途河写成葬头河(そうずか,Sozuka ),但そうずか在日文指交界,过去的佛教并没有这样的地名,后来不知道是谁给它套上困难的汉字。富士山及其他灵山的登山口,或是前往大型神社参拜的路上,通常都有这样的地方。最常见的就是写成精进川(しょうじがわ,Syoujigawa ),实际上是因为那里有流动的清水,参拜者会用这里的水净身,不过这是不是它原本的意义呢?我们至今仍然无法确定。似乎只是因为这里是神明领域的交界,或是膜拜守护交界的神明,所以更需要谨言慎行。我们认为关的姥姥神与陪同的老爷爷神,大概都是在此处供人祭祀的石头神。后来被佛教人士引用,成了前往地狱途中,三濑川(同葬头河。)的鬼婆婆。因为这个缘故,日本各地的そうずか(交界),多半供奉着夺衣婆的神像。

位于日本本土最北方的,是奥州(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福岛县、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及秋田县东北部。)之外,南方正津川村的姥姥堂,我曾经前往造访。东海道则有尾张(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爱知县西部。)热田町的姥姥堂,自古就十分闻名。这座姥姥堂位于热田神宫搭在精进川上的御姥子桥、又名裁断桥(サンダガ桥)边,原本安放着一座一丈六尺(一丈约十尺,一尺约三十公分,故约四百八十公分。)高的夺衣婆木像,甚至有人说热田神宫就是真正的阎罗殿,令人敬畏不已(《绍巴富士见道记》),不过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忘记姥姥神原本的模样了。《十王经》是编造的经书,根据此书绘制地狱图的人,后来到全国旅行,再加上姥姥神是妇女,很快地,各地的御姥子大人都成了「地狱他」的恐怖夺衣婆。我想祂以前的容貌应该十分安详吧,如果不是这样,应该不会特地从地狱来到人间,这么亲切地关心着活在人世的小孩。

如今,三途河的老婆婆依然露出可怕的表情,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中元节后的十六日,童工放假时还会来找祂玩。除此之外,祂对更小的孩童也非常和善,只要来求祂,就不用担心没有奶水,虽然看起来很像捞过界了,不过这反而是姥姥神以前的任务。

羽后(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秋田县一带。)金泽专光寺的婆婆大人,寺庙称祂为三途河的姥姥,据说奶水不足的母亲只要向祂祈求,一定会分泌大量的母乳。从前,创立专光寺的莲开上人曾经梦见一名女子,祂告诉上人:「我在小野寺别当林的洞穴里,那里放着我与大日如来的雕像。快把我接来,供奉我吧。」上人立刻前往察看,果真如祂所言,有两尊神像,于是将祂们请过来。雄胜小野寺是知名的芍药景点,也是供奉小野小町的寺庙,从那里迎来的木像,我想即使不如小町那般美若天仙,也不至于长得像鬼吧。(《秋田县案内》。秋田县仙北群金泽町荒町)

庄内大泉村天王寺的三途河姥姥也一样,据说奶水不足的妇女来向祂祈求,奶水就会增加,并有许多信眾。这里的木像年代也非常久远,也许名字是后人改的吧。(《三郡杂记》。山形县西田川郡大泉村下清水)

远州(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静冈县西部。)见付大地藏堂里的夺衣婆神像,年代比较新,这里也有许多人来祈求孩子平安长大,并献上儿童的草鞋当成谢礼。第一次来祈愿的人会借一双草鞋回家,下次来答谢的时候,则会献上两双鞋,据说地藏堂里永远都堆满儿童的草鞋。(《见付次第》。静冈县磐田郡见付町)

还有上州(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郡马县。)的高崎市,有一颗名为大师石的灵石,附近还有据传为弘法大师(空海,七七四—八三五。平安初期的僧侣,曾为遣唐使,赴中国学习佛法。)塑造的老婆婆石像,称为三途河婆婆石。咳嗽之人向祂祈祷,若得到应允,可以拿麦粉菓子来祭拜祂。(《高崎志》。群马县高崎市赤坂町)

越后(日本古代的行政区,位于今新舄县。)的长冈有座长褔寺,这里有古老的十王堂,祭祀阎罗王,供奉香米粉(将白米炒熟后碾成粉状),向祂祈求咳嗽之疾,就会立刻痊癒,据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治咳十王。献香米粉给阎罗王是罕见的做法,说不定原本跟见付地藏堂的草鞋一样,都是配合同在一处的姥姥神。有人认为阎罗王与地藏,是同一位神明的两种面向,如果这个说法为真,地藏也是照顾孩童的神明,不需要大费周章地向表情狰狞的老婆婆祈求吧?但因为从前的人认为老婆婆才是我们的子安神,而且总是放在祠堂角落,在参拜者容易看到的地方,所以孩童或母亲有事相求的话,找这位婆婆还是比较方便。实际上,人类也是一样,直到最近,会去参加地藏或阎罗王祭典的,清一色都是妇女。也许这就是当祂们成了子安姥姥神、三途河的婆婆,依然受到眾人膜拜的原因之一了。

(本文摘自 柳田国男《和日本文豪一起找妖怪》)

(图/ 三友图书 提供)
(图/ 三友图书 提供)
#日本 #柳田国男 #和日本文豪一起找妖怪 #民俗 #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