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食品公司,泡麵和杯麵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吴百福、中华料理餐厅「四海楼」的创办人陈平顺、知名企业家邱永汉、歌手翁倩玉、围棋棋士张栩……这些人有何共同特徵?他们都是出身臺湾的华侨。华侨就是,离开自己国家,到他国定居营生,发展或经商有成的人士。他们原本都是财力雄厚的菁英分子吗?不一定,有时答案还正好相反。
这些人在创业时,很多是因为在本国发展受限,只好选择离开。如今,「华侨」已成为世界各国有钱人的代名词,在日本也不例外。这些在他国发展时,语言相对弱势、资源更显不足的华侨,怎么变成功又有钱的?
【精彩书摘】
在日本,即使是吃顿饭,主管(上位)通常会付的比部属(下位)多,或直接请客。但在华侨社会,甚至在中国也是,标准的做法是部属请客,不会让主管出钱。
在年功序列(按:以年资订定薪水,为日本的企业文化)的制度下,部属的薪水和奖金都比主管少,所以很容易认为由主管请客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就是造成吃饭时,对话内容空洞的主因。
虽然大家吃的是一样的东西,但在用餐的交谈过程中,部属可以听到比自己年长、地位高的主管的宝贵经验。
华侨就是对于这些宝贵的谈话,抱着期待和感谢的心情主动结帐。如果让主管付钱的话,自己的面子可能会挂不住。这看在日本主管的眼里,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光景。
仔细想想,华侨这么做很有道理,虽然日本职场重视年功顺序,但越是身居高职位的人,通常会参加更多场婚丧喜庆。且以主管的年纪来说,小孩已经长大,教育费用的负担越来越重,若再加上家里有长辈需要照护,也是一笔开销,金钱的自由度不如年轻人来得高。
而华侨的结帐技巧,就是为了想出人头地者而准备。如果你有喜欢的主管或想巴结的上位者,就大方请他们吃饭。结帐时只要说:「谢谢您提供这么宝贵的经验给我,今天就让我结帐吧。可以的话,希望以后能定期和您见面。」这么说的话既不会造成主管内心的负担,也会让主管佩服你想请客的决心。
这些佩服你的主管之中,或许有一、两个人会带你去他常去的店。当你锁定目标的主管带你去他常去的店时,你的巴结作战已经成功一半了。每个人都一样,只要去常去的店就很容易放松,甚至不小心说出平时不会说的抱怨话或弱点,这些话将源源不绝的提供你往上爬的机会。
我和华侨老师维持10年以上的师徒关系,至今吃饭仍是由我出钱。当我还在修行阶段时,因为已经不再上班,所以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但看看我现在的生活再回顾过去,就觉得这笔投资实在太划算,划算到超乎我的想像。
(本文摘自《华侨致富的奥义》/大是文化出版)
【作者简介】
大城太
经营多家公司,并担任社团法人理事长、医疗法人理事,也投资新创企业,是名事业拥有者。曾任职于外资体系产险公司、医疗机器制造商,之后独立创业。
曾师事某位在华侨社会中十分知名的人物,是日本人中唯一的弟子,受其直接传授不外传的成功术。创业后设立医疗机械销售公司,公司只有社长和工读生两人,却从第一年开始,年营业额都达到一亿日圆。着有《华侨创业笔记》(日本实业出版社)等多部着作。
【译者简介】
郑舜珑
辅仁大学日文系、臺湾大学日文所毕。曾任博达版权代理公司日文版权业务,现为专职译者。译作有《消失中的银行》、《主管该有的钱意识》、《世界纷争现代史》(以上皆为大是文化出版)等五十余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