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个国家,就不能错过城中发生的事!
透过解读日本名城中的重大事件,一次弄懂从建国至今的千年歷史
每座日本城……看起来好像差不多?
一脱离东京大阪等主要都市,对于当地的歷史就有看没有懂?
游览名城时虽然有歷史介绍,但要串连日本千年的歷史却非常困难?
筑城是守卫一国一地的基本,早在日本还没建国的弥生时代,便有环濠部落证明其发展。而到日本建国之初,更因为卷入百济与新罗的战争,担心中国来袭,建了九州的「水城」。可以说日本各地的名城,见证了从开国到二战前的千年史。要了解日本的政治中心如何从关西转移到关东,又九州大名如何在幕末崛起,就不能错过发生在名城的那些事。
千早城见证了鎌仓幕府的结束,与战国乱世的开启
织田信长实现霸业后,打造了举世无双的安土城
清洲会议所在的清州城,看着信长死后,柴田家与丰臣家瓜分领土
大阪是丰臣秀吉的豪华之城,也见证茶茶与秀赖的终结
江户城在德川幕府的打造下,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
佐贺与鹿儿岛双城,孕育了日本西化的两位关键人物
二条城眼见德川庆喜大政奉还心愿的破灭
熊本城则见证明治政府与大名之间的内战衝突
网站「日本史专栏」编辑群之一的孙实秀,是华人中首位完成「日本一百名城」及「日本续一百名城」者,他走访四十七个都道府县、古城逾五百座,从大量歷史资料与实际走访中,撷取最重要的三十座名城与三十二个改变日本歷史的关键事件,利用线性歷史,细数日本从建国后到德川幕府大政奉还、明治时代的内战,甚至二战为止,日本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
本书不但有助于读者了解从鎌仓、室町时代,到战国乱世、江户时代的歷史,更帮助读者在日本各地旅游时,面对不同城市的文化,辅以古城歷史,深入了解日本城市的特色,添增观光上的乐趣。
【精彩书摘】
丰臣秀吉讨伐北条氏政,平定关东,东北奥羽的战国大名亦纷纷归顺。放眼日本全土,已没有大名敢违抗丰臣秀吉的命令。一位平民出身的人,不仅飞跃龙门登上关白这位极人臣之职,更达成统一日本这前无古人的惊人霸业,想必应该心满意足吧。不过丰臣秀吉的目光,却早已远离日本,转为注视朝鲜。没错!丰臣秀吉并不满足于狭隘的日本,其扩张领土的野心并未停止,他在九州选址兴建新城,作为对侵略朝鲜的大本营,一场涉及中日韩三国的大战旋即上演。
早在一五八七年(天正十五年)平定九州后,丰臣秀吉便写信予朝鲜的李氏王朝,不但要求朝鲜向日本称臣,更要协助日本攻打明朝。原本朝鲜对日本就没有好感,以前曾发生过日本人在朝鲜作乱的恶行,对朝鲜来说,日本形象可说是劣迹斑斑。丰臣秀吉这封信如此傲慢,朝鲜当然会拒绝了。
之后丰臣秀吉派对马的宗义智与朝鲜交涉,但亦无法说服朝鲜改变初衷。毕竟朝鲜的背后有明朝在撑腰,即便丰臣秀吉真的来犯,也可以向明朝求援,击退日本。面对丰臣秀吉的横蛮要求,李氏王朝根本没放在心上。
丰臣秀吉得知宗义智交涉失败后,终于被惹怒,决心先平定朝鲜,继而入侵明朝。为了筹备侵略朝鲜,丰臣秀吉必须在九州建立一个庞大的前线基地。一五九一年(天正十九年)八月二十三日,丰臣秀吉公告全国大名,将于翌年春天「入唐」,下令九州大名在肥前的名护屋(佐贺县唐津市)兴建新城,作为对朝鲜的前线基地。
全国第二大城的名护屋城
名护屋与名古屋
名护屋位于肥前松浦郡东北方的一个小湾港,自中世以来一直是松浦氏对外交易的据点之一。据说丰臣秀吉在平定九州时,便计画寻找合适的土地建城,作为将来侵略明朝的「滩头堡」。丰臣秀吉在选址时,发现九州名护屋的发音,与故乡名古屋相同,感觉特别亲切。名护屋有一座名为胜男山的地方,丰臣秀吉觉得胜男山这个名字将会为自己带来好运,于是选址在名护屋建城。
丰臣秀吉一声令下,诸大名谁敢不从。关于名护屋,最早传教士佛洛伊斯曾将之评为「极欠缺劳动力的荒野地」,不过当诸大名在十月上旬齐聚名护屋,合力建筑这个前线大本营时,当时佐竹义宣的家臣平冢泷俊,曾惊嘆名护屋当地无论是田野还是山头皆人声鼎沸,与昔日佛洛伊斯所说的大相径庭。
名护屋城由黑田孝高负责规画,黑田长政、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寺泽广高等人担任普请奉行,负责兴建。在动员全国的力量下,仅半年时间便于一五九二年(天正二十年)三月完成,其城郭规模是仅次于大坂城的全国第二大城!
名护屋城座落在波户岬的小山丘上,为一座建有御殿及五重天守的平山城,城外建设城下町,全国大名则在名护屋城附近建立阵屋。当时派往朝鲜的兵力多达二十万名;留守的人亦有十万,总数逾三十万兵力在名护屋。由于名护屋水源不足,难以维持三十万人的用量,因此部队间经常为水源问题争吵不休。在攻打朝鲜期间,全国诸大名集中在名护屋,名护屋城遂成为当时日本政治经济的中心。因此吸引许多町职人及商人迁往名护屋城城下町居住,全盛期人口超过十万人。
名护屋城的阵屋究竟有多少?
丰臣秀吉集结全国大名前来名护屋,诸大名纷纷在名护屋城三公里范围内建立阵屋,此数量究竟有多少?按《松浦古事记》记载,共有一百零二座大名阵屋。不过根据后人在当地的发掘及确认,阵屋遗迹总数多达一百一十八个,当中有六十五个仍保留部分遗迹构造,而获日本指定为特别史蹟的阵屋遗迹,共有二十三个。
(本文摘自《从名城读日本史》/大块文化 )
【作者简介】
孙实秀
香港人,香港树仁大学歷史系学士毕业,现职传媒界。
对日本战国时代、幕末时代及日本城郭有浓厚兴趣,喜欢逛日本各地大大小小古迹,曾为此赴日留学发掘当地歷史故事。信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相比在象牙塔内钻研,更喜欢当一个为史迹通山跑的小野孩,亦是一名「攻城师」。游歷四十七都道府县,走访逾三百五十市村町,古迹数目逾五千个,城郭数逾五百座。
二〇一八年先后完成日本城郭协会举办的「日本一百名城」及「日本续一百名城」活动。当中「日本续一百名城」活动更以三十三天时间全球第二名完成,是首位同时完成「日本一百名城」及「日本续一百名城」的外国人,被旅游达人「卡瓦纳」封外号为「根本变态」,同时也是网站「日本史专栏」的编辑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