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即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的皇宫,如今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而不少人参观北京故宫时,会发现故宫外朝的三大殿,都建于三层石制台阶上,其作用不只是美观,还有非常巧妙的作用。
根据《梨视频》报导,北京故宫的建筑根据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及内廷,两者之间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则为内廷,而外朝以三大殿为主,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是古代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因此也称为「前朝」。
在佛教的经典中,认为世界中心有座须弥山,而在信奉佛教的国家里,佛祖的造像都供奉于须弥台座上,因此古代皇帝作为掌管帝国的天子,也必须坐在国家中央的高台上,用以彰显神圣的权力,因此故宫三大殿的建筑,就有设计须弥座式的石制基座。
而这些石阶不仅有佛教意义,古代皇帝还可站石阶上,观天、望气或检阅臣子,除此之外,这些被视为须弥座的石阶,同时还能抬高木制结构的宫殿,免于被水浸湿而腐坏,此外也能注意到,石阶侧边还有1千个左右的兽头石雕设计,其为传说中龙的儿子之一「螭」。
石阶不仅是为了美观,甚至还有排水的作用,石阶旁栏杆边的每根望柱下,都开了一个小洞,洞连通至石阶下「螭」头石雕嘴里的圆孔,用于排水,每当下起大雨时,大殿上的高台就会产生积水,水会随着排水洞流出,形成千只「螭」吐水的壮观景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