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亚洲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提早学习,才能赢在起跑点上,但也有少部分人抱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想法。大陆一对夫妻在2014年,带着3岁儿子边玩边学习,走遍世界花了90万人民币(约新台币400万),当时遭人质疑学习效果,如今事隔8年,夫妻俩将旅行过程拍成纪录片,指孩子歷经过旅行后更有求学欲。
YouTube频道《一条Yit》近日访问纪录片导演徐承华,提到他与妻子都出生于普通家庭,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拍片、写书,妻子则是一名工程师,两人存了一笔钱后,在2014年带3岁儿子辛巴,骑三轮摩托车途经12个国家,最终抵达北极看北极熊,辛巴5岁时突然说想看企鹅,一家人又花了146天的时间到南极,旅费一共花了90万人民币(约新台币400万),户头积蓄仅剩30万人民币(约新台币133万)。
徐承华提到,他们之后搬到杭州千岛湖居住,因为当地有湖有山,风景很美,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降低物欲后,还是能负担日常开销,辛巴在旅行过程中边玩边学,去北极时说英语,到南美洲时说西班牙语,适应力可说是非常强,回到大陆后,辛巴没读过幼稚园,所以上小学一年级时根本不会汉字,学起来也比较吃力,一开始的成绩在班上排名倒数,不过没多久他的成绩就追上其他同学。
直到辛巴8岁时,他又想去看圣母峰,当时他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徐承华认为这是一个学习机会,因此决定完成这项挑战,但当时他的小女儿出生不久,这次就变成徐承华和辛巴的父子旅行,第一站先到云南香格里拉,攀爬5396公尺的哈巴雪山,对于一个8岁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辛巴一度想放弃,但最终还是靠着毅力攻顶。
父子俩除了爬山外,在河流探险家的带领下于黄河划船,期间辛巴不慎翻船,过程相当惊险,但他并未因此变得胆小,事后还向父亲说,「我觉得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之后还会坚持去做」,让徐承华听了非常感动,更提到他们认为学习和玩一样重要,成绩保持中等即可,现在孩子年纪还小,比较希望孩子能保持好奇心。
徐承华进一步说,「我看到许多孩子在小学的阶段,学习热情已经被消耗光了。光是成绩单作为标准,有什么用?我认为学习无处不在。」认为自己的育儿方式并非最佳标准,但孩子在旅行过程中,看到许多新奇的事物,确实能激起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而他将旅行过程拍摄成纪录片,也希望以此告诉国外民眾,其实亚洲人的教育并非只有死读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