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零食、糖果百百种,但也衍生出严重肥胖问题,因此无论零嘴还是饮料,低糖、无糖反而成为卖点,不过二战时「糖」却非常的贵,由于糖是人类维繫生命的必需品之一,因此战争时,而成为必备口粮,主要用于帮助士兵迅速补充能量,有足够体力进行长时间战斗。
根据《国家人文歷史》报导,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口粮为例,分为A、B、C、D、K五类,A、B属于需加热口粮,C和K则是战时口粮,顾名思义就是战斗时食用,其中K是肉制品罐头和饼乾,剩下的主要就是糖,而D紧急口粮是军用巧克力棒,不仅热量极高,而且方便携带,也不容易融化,就连美国海军装在救生筏上的口粮也是口香糖和水果味硬糖等。
1942年《纽约时报》一篇报导指出,美国士兵和水手无论到哪里,糖果都会和枪、汽油一起被送上战场,由于大量糖果被送到前线,加上当时美国制糖业仰赖国外供应商,因此出现糖供应困难,从1942年到1945年间,美国还限制糖的配给量,民眾只能排队购买糖果,二战期间日本也面临同样问题,当时糖价格上涨约300倍,是所有物资中涨最多的。
由于糖果热量高且便于携带,所以成为应急口粮,美国相关单位在1944年对作战部队进行测试,安排4名自愿的美国飞行员待在救生筏5天,期间只吃冰糖和水,发现虽然所有人体重都减轻了,但将人送往医院休息并摄取食物后,他们竟迅速恢復正常,这也显示糖类可以快速为人类补充能量,也证明糖果在军队中的重要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