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后妃若是犯错或不受宠,就可能被打入冷宫,但进入北京紫禁城参观时,却发现里面并没有一处名为「冷宫」的建筑。专家表示,其实冷宫没有具体位置,后妃失宠被贬所居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冷宫。
大陆导游房博在微博提到,翻阅《明实录》、《清史稿》会发现,从未有一座宫殿被称作冷宫,但正史上确实有些女性因得罪皇帝或皇太后,而被打入冷宫,例如明代末期,天启帝的成妃李氏就因得罪魏忠贤,被关在故宫西北方乾西五所,清末光绪帝的嫔妃珍妃得罪慈禧太后,被关进故宫东北方的北三所,每位后妃被关的位置都不同。
不过乾西五所虽是冷宫,但在清朝雍正时期,却成为弘历的居所,就连他与富察氏的婚礼,也是在乾西五所举办,而乾隆即位后,乾西五所还被改建成漱芳斋、重华宫及建福宫花园,表示古代冷宫并没有固定位置,不过后妃被打入冷宫后,除了无法再享有福利与待遇外,也表示被彻底边缘化,永远无法再得到皇帝的恩宠。
此外据《梨视频》指出,冷宫一词最早出现于元朝,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在《汉宫秋》曾写到,「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日后元代戏曲中也常出现「冷宫」等说法,明代小说家也继续使用「冷宫」一词,而戏曲中提到的冷宫,同样也未指哪一座宫殿,泛指失宠嫔妃居住的地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