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不断,每个民族都想争抢资源与领土,而游牧民族从小骑马射箭,反观农耕民族自小种田,长大后上战场几乎没胜算,不过歷史上农耕民族组织起来,打赢游牧民族的案例屡见不鲜,主要靠得就是「总体战」,其中包含军粮、交通及地缘策略,都是战争的关键。

大陆歷史教授于赓哲指出,农耕的汉民族与从小学骑射的游牧民族相比,军事能力自然比较低,不过古代汉人靠的就是「总体战」,主要是培训军队、布局内政,有完善的内政系统,才可为战争提供足够兵力与物资,秦、汉、唐时期打仗都是如此。

以秦国统一六国为例,靠的就是内政「商鞅变法」,内容是在经济上改变旧有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并刺激农民的积极性,在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再来就是交通网络,从先秦时期就可见,战事伴随繁重的道路建设,例如修建直道,也就是军用高速公路,用于防备匈奴;甬道则是为前线运送军粮。

于赓哲提到,内政还包含地缘策略,地缘与外交是战争的关键,秦灭六国时,宰相范雎就提出「远交近攻」,主攻邻近国家,先不理会距离远的目标,再让各国无法团结,之后一一击破,在战争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与孙氏政权保持和谐,主要也就是地缘政策,当时曹操最强大,吴与蜀若不合作就容易被击破。

#秦朝 #汉人 #游牧民族 #总体战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