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帝王为了扩张国家领土,或是争夺权力、金钱,不惜发动战争,其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是行军作战时的基本常识,毕竟唯有备妥粮草,才能确保兵力正常运作。不过一旦军队遭遇断粮,士兵们多半有3种方式因应,除了就地取材、宰杀作战用的牲畜之外,更可怕的是上演「人吃人」的景象。
根据《搜狐网》报导,大军出征,朝廷都会提前预备足够的粮草,然而战争会因应时局发展变得诡谲莫测,一旦面临断粮情况,一般会有3种方式因应。首先是就地取材,若是军队仍有控制地盘和机动能力,会四处劫掠百姓的食物果腹,或是採集野菜、野果等充飢。
其次是宰杀军中牲畜,眾所皆知,骑兵在军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马匹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至于牛只则是用来运送粮草,也是农耕时期不可或缺的主要牲口,一般来说,两者皆不能轻易宰杀,但在非常时期,战士们为了绝地求生,也只能牺牲牲畜,换取士兵们的战斗力,毕竟一旦战败,留下的牛马无疑是壮大了敌军。
最后则是上演「人吃人」的可怕景象,战士们为了求生存,只能以壮烈牺牲的同伴或是无辜百姓为食,就算难以下咽,也只能硬着头皮吃下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