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皇帝以节俭闻名于世,修建陵墓时他就表示,不必盖帝王标志性建筑,例如明楼及方城,不过施工过程中,他讲求简约但不简单,陵墓内的隆恩殿建材全使用昂贵的金丝楠木,专家表示,道光会如此节俭,除了个性使然外,再来就是受当时国力影响。
大陆导游房博在微博提到,道光的陵墓「慕陵」位于清西陵陵区最西侧,他开始下令建造陵墓时,就叮嘱不必建帝王标志性建筑,例如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明楼」、方城和琉璃花墙,道光会做出这种选择,除了是他人格特质外,另外就是当时处在清朝国力最弱的年代。
此外道光修建慕陵前,其实选址于清东陵的宝华峪,遵照爷爷乾隆提出的父子分葬的建陵制度,未料修建7年后,道光视察发现地宫渗水严重,气得处置建陵的大臣,并另外再找其他地方修建,最终选在清西陵,不过他虽下令能省则省,但施工过程抱持简约但不简单。
墓陵内隆恩殿建材选用昂贵的金丝楠木,东西方两侧的配殿也是,而且天花板和墙面都刻有龙头浮雕,隆恩殿加配殿一共有1317条,道光皇帝弥留时留下遗诏,提醒咸丰皇帝百年后要替他将圣号刻在明楼,当时咸丰非常困惑,之后才知父亲是希望增建明楼。
根据大陆国家图书馆留下的资料,咸丰当时很想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刚上位不久,就曾派官员去清东陵、清西陵考察,研究每位皇帝的明楼,就是打算做参考,计画帮父亲新增明楼,无奈当时国内出现捻军、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国库空虚无法修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