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开疆辟土、平定边疆异族时,派出去的领兵人选通常都不是太子,而是太子以外的皇子,难道是因为比较爱太子吗?大陆歷史学博士提到,太子上战场不小心战死,恐会影响国家政局,而且若是又握有军权,皇帝位置可能会不保。
大陆北大歷史学博士王珊提到,古时皇帝不可能派太子领兵打仗,主要考虑到两方面,若是太子战死沙场,就会导致政局不可控,此外太子是法定继承人,皇帝与太子虽是父子,但在另一层面,两人也算是政敌,不能将国家的军队全交给太子管理,恐危及皇帝的位置。
以隋朝统一江南为例,带兵攻城的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也就是杨坚的二儿子,不过皇帝让二儿子带领军队,也会担心他在军中建立威望,可能反过来杀太子,类似状况就曾发生在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身上,当时他扫平主要割据势力,手下还文官武将,可说是强大的谋事集团,他们自然就想拱李世民上台。
王珊进一步指出,各朝皇帝虽派其他儿子带兵打仗,但同样也担心对方谋反,所以会制定许多规范,除了继承权正统性外,再来像是对方无法调动宫城内的禁军,皇子的军队通常都驻扎于城外,皇帝只放权让他们带兵,但绝不允许进城威胁自己的权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