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剧中大部分的皇帝都身穿黄袍,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好像黄金色成为皇权的一种象徵,但大陆歷史学者指出,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古代早期的皇帝其实几乎不穿黄袍,到了唐朝才开始规范只有皇帝能穿黄色,但实行还不严格,宋朝之后才正式确立黄袍为皇帝的专用服饰。

大陆北京大学歷史学博士王珊指出,古人信奉阴阳五行,五行当中有相生也有相克,因为周朝属火,秦朝就将自己定为水,以水克火,而水的象徵顏色为黑色,因此秦始皇以及他的后代皇帝皆以黑袍为主;到了汉朝初年,开国皇帝刘邦并不在意阴阳五行,所以仍延续秦朝的传统,皇帝的衣服还是以黑为主。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称汉朝属火,因此又称作「赤汉」,皇帝衣服的顏色自然就改变为红色;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每一朝都有专属崇尚的顏色,如果属木就以青为贵,属土的以金为贵,属金则以白为贵。

唐朝开始,统治者有了新的想法,认为不能所有人都穿相同顏色的衣服,应该要以顏色区分官员品级的高低,一到三品官穿紫色、四到五品穿绯色、六到七品穿绿色、八到九品则穿青色,衣服顏色也因此成为等级制度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皇帝也从这时开始穿着黄服,只不过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亮黄色,而是偏向土色的赭黄色,且唐朝时期制度实行还不太严格,仍有不少士人庶民会穿赭黄色服饰。

五代十国后周时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并在眾人拥戴下黄袍加身,后来建立宋朝,黄袍正式成为皇帝的专用顏色,且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王珊补充表示,皇帝私底下的常服其实什么顏色都有,但在正式的礼仪场合中,一定会穿着黄袍,甚至很多宫中的御用物品要以黄缎布包起来,这就是一种身分象徵和顏色结合的极端表现。

#皇帝 #黄袍 #宋朝 #唐朝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