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陕西咸阳洪瀆原一座唐代墓葬出土青铜制「鱼形文物」,其实是古代的门禁卡「鱼符」,只要有它就能出入太子居所,而鱼符到底如何使用?鱼符上会刻有「同」字形榫卯,可互相契合,而且每个朝代的造型都不同,例如武则天就将鱼符改为龟符。

大陆节目《中国•考古》介绍,陕西咸阳洪瀆原一座唐代墓葬中,发现一件极罕见的文物「青铜鱼符」,考古负责人李明表示,鱼符就像现今的门禁卡,分成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左符放在内庭,右符由持有人带着作为身份证明。

李明进一步说,鱼符内还会刻持有者的名字或官职,左右两符合在一起,就能证明持有者的身分。鱼符是出入太子居所的重要印信,也就是通行证,此外也可用于调动军队、任免官员,不过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使用鱼符,而是虎形的符,称为「虎符」。

鱼符这类证明身分的符,造型也会随朝代改变,唐朝前多为虎符,直到唐高祖李渊时期,因他的祖父名李虎,为了避讳,才将虎符改为鱼符,而武则天当政后,把改鱼符为龟符,唐中宗李显夺回政权,将龟符改为鱼符,除了识别身分外,也是地位的象徵。

#鱼符 #唐朝 #洪瀆原墓葬群 #虎符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