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不方便,传递讯息主要透过驿站,清朝时更是出现「八百里加急」,传递书信者每日行800里,相当于400公里,此邮政系统称为「驿传」,不过古代百姓并不能使用,官员也不可以随便住在驿站,主要是因为当时运输资源有限。

根据大陆节目《CCTV纪录》报导,古代的邮政系统称为「驿传」,为了官府传递文书、转运物资而设立,古人会在规定的路段设下据点,也就是驿站,供传递情报的官员在途中食宿、换马,汉朝时驿传速度是日行400里,而唐朝规定,皇帝颁发的刺令必须日行500里。

到了清朝军机处设立,传递讯息也有分等级,分别是300里、400里、600里,重要文书传递须达每日800里,因此称为「八百里加急」,相当于400公里,不过古时运输资源有限,所以百姓不能使用驿传系统,只能靠人携带,汉代一首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提到「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就是讲述托同乡人带信的故事。

大陆陕西师范大学歷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也表示,百姓不仅不能使用国家邮政系统,也不能住驿站,其实就算是官员,也不能随意住宿,例如唐代官员住宿需要门下省符,由于住宿人多但房间少,官员间会因抢夺房间而大打出手,有的官员则是只能在驿站吃饭,不可以住宿。

#驿传 #驿站 #八百里加急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