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西安城墙」,建造于明朝初年,1950年代考古学家在城墙南侧「含光门」底下,发现隋唐时期的排水设施,里面有许多根铁栏杆,而且都设计成菱形而非圆形,考古学家表示,菱形能让水流更通畅,还可以防被人破坏。
大陆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安城墙」建于明朝初年,设于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是大陆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直到1950年代,考古学家在城墙南侧发现城门「含光门」,距今1400多年,底下有能让水流经过的涵洞,才知道此为隋唐时期的排水设施。
含光门博物馆研究员王肃提到,涵洞内的暗渠通往内城,其拥有国家机密,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因此每隔20多公尺设一个铁栅栏,有趣的是,铁栏杆都被设计成菱形,主要是菱形对水受力面较小,便于水流通畅,另外就是防止敌人入侵,人想破坏时难以使力,若设计成方形,就能容易搬动,菱形则不好出力。
根据史料记载,隋唐长安城水利设施规划佳,将数条大渠引入内城,城中还有多条支渠与水沟,与大渠形成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虽然含光门的过水涵洞很小,但年代明确且结构清楚,是非常难得的遗存,有利于专家了解隋唐都城的排水设施与设计细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