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建都时主要选在北方,为何不是物产富饶的南方?大陆復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提到,古代军事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若将都城建于南方,长久下来容易忽略边疆,导致外敌入侵,还有考量到地势问题,从上游较易掌握下游的动态,最后则是北方黄河流域为文明的发源地,是最早的政治中心。

大陆復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表示,古代首都多建于北方,唯有出现南北分裂,才会改到南方建都,例如金朝侵略北宋,康王赵构只能一路往南逃,并在杭州称帝建南宋,因为古代军事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或西北,若建都于南方,容易忽略边疆威胁,造成国家不安定,此外地势位置也很重要,建都位置选择地势较高的北方,有助于从上游控制下游,再来就是北方黄河中下游文明发达,是政治中心、军事要地。

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却选择建都南京,当时处于分裂时期,北京势力还在元朝皇帝手中,他急于建国称帝提升地位,只能选择在南京称帝,直到元朝灭亡,他才开始在北方找首都新址,第一看中的是长安(现今西安),却发现西安关中太贫穷,并不适合,第二是开封,但附近渠道有淤塞状况,南方运送粮食恐成问题,最后放弃迁都的想法。

葛剑雄进一步说明,南方虽然物产丰饶,但容易忽略边疆问题,导致外敌入侵,而北方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只能依靠运河从南方送粮食到北方,元朝皇帝也注意到此状况,于是连接隋炀帝开的两条运河,形成京杭大运河,才解决首都粮食供应问题。

#建都 #京杭大运河 #朱元璋 #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