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考古学家在黑龙江发现史前遗址,并称为「小南山文化」,距今8、9千年,遗址出土大量玉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玦」,造型为圆环形且有缺口,不过古代没有金属工具,如何完美切割坚硬的玉料,考古学家曝全靠一根绳子与解玉砂。

根据大陆节目《玉石记》报导,新石器时代「小南山文化」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距今8、9千年,遗址里出土大量玉器,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有骞提到,古时最早採用「砂绳切割技术」,就是绳子与解玉砂相互配合,达到切割坚硬的玉石的效果。

李有骞进一步提到,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中,质量较好的玉料多被制成玉玦,形状是玉环上有一个小缺口,其缺口正是先民砂绳切割工艺的最佳证据,在200多件玉器中,玉玦也最具代表性,但为何要这样设计,至今仍是一个谜。

大陆故宫博物院曾解释,古代治玉时需使用能达到磨削作用的磨料,其被称为「解玉砂」,磨料通常是天然产的硬质矿石砂,解玉砂虽然只是辅助工具,但在琢磨玉器中达到重要作用,由于它的硬度比一般玉料高,古人只需用简单工具并搭配解玉砂就能治玉。

#小南山文化 #玉器 #解玉砂 #考古 #玉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