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考古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发现「兴隆洼遗址」,距今约8000年,是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当时的人崇尚美玉,因此出土许多玉器,奇怪的是古人不懂科技,但制作出来的玉器大小竟都相同,直到找到一块石器才揭开古代黑科技。
根据大陆节目《玉石记》报导,新石器时代「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遗址里有半地穴式建筑、墓葬及器物等,除了各类石器和铲、斧,另外还有玉玦,形状是玉环上有一个小缺口,不过却让学者感到困惑,成对的玉玦不仅形状圆正,而且直径与重量几乎分毫不差,中间的孔洞大小也都一样。
考古学家随后在查海遗址挖到一件石器,揭开古人制玉方式,该石器被称为「石质轴承」,由石头制成的工具,一端呈圆形凸起,明显是长期旋转摩擦造成,说明7、8000年前可能已存在机械原理制玉工艺,此为一种古老的管钻技术,被称作「史前木石轮轴机械」。
史前木石轮轴机械原理是将石质轴承放于最下端直立,作为旋转轴心,上面放置一个木块并托住玉料,玉料上放一根钻孔竹管,中间用木制轮盘固定玉料,玉料随轮盘在石质轴承和钻孔竹管间快速旋转,再将石英砂倒入竹管与玉料的摩擦处,达到钻孔的效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