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室后妃生下孩子后,大多不会亲自哺育,而是聘请乳母来代替,大陆歷史教授指出,这些乳母的工作不只喂奶、照顾皇子女这么简单,从乾隆时期开始,还得肩负教导皇子女满语的责任,然而当时满族人汉化程度加深,不但皇子女的满语不流利,想要找到会满语的妇人也十分困难。
大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指出,清代皇室挑选乳母的条件非常严格,不只要乳汁醇厚,还要体貌端正、身体没有异味,出身则限定必须是内务府旗人妇女。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他的乳母王焦氏在20名人选中,以体貌端正、乳汁醇厚而当选,且直到9岁因为乳母被太妃赶出宫他才被迫断奶,不然可能哺乳的时间还会更长。
通常情况下,乳母不会在皇子女断奶后就离开,而是继续陪伴在他们身边,担任保母的角色,照顾皇子女的生活起居,引导他们的言行举止,比如顺治帝的乳母朴氏,顺治帝成人后仍留在宫中,作为有经验的保母,继续抚育了年幼的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帝。
除了哺育和照顾之外,从乾隆时期开始,乳母和保母们又增加了一项职责,必须教导皇子女说满语,乾隆三十九年皇帝下令,「嗣后挑选照看阿哥等嬷嬷,着在京居住东三省侍卫官员妻室内会清语者挑选。」这是因为到了乾隆时期,随着满人汉化程度提高,皇族开始出现满语危机,皇子女都不太会说满语,所以乾隆希望能从小开启语言教育。
只不过当时想要找到足够的会说满语的嬷嬷已非易事,乾隆九年六月盛京官员就曾向皇帝报告,当地实在找不到会说满语的妇人,请求皇帝命人在黑龙江地区寻找,由此可见,会说满语的嬷嬷在当时真的是「一妇难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